裁判台的銅鑼剛響過第三聲,劉一帆手裡的竹篾托盤就晃出陣輕響——托盤裡碼著三排雪白的麵粉,旁邊放著擀麵杖、竹製刮麵板,最顯眼的是盆剁得細碎的餡料:豬肉白菜餡泛著油光,香菇青菜餡裹著水汽,連少見的蟹粉小籠餡都臥在青瓷碗裡,引得全場咽口水。“最後一項:帶餡美食!”他舉起擀麵杖在案板上敲了敲,竹麵相撞的脆響像串暗號,“不限形式,但得有皮有餡,講究‘皮餡相融’——這可是華夏美食的獨門功夫。”
馬克的眉毛立刻擰成了疙瘩,他捏著擀麵杖轉了半圈,金袖扣勾住了麵粉袋,白花花的粉末撒了滿操作台:“帶餡?不就是把肉塞進麵團裡?”他身後的法國團隊有人舉著羊角麵包比劃:“像可麗餅包火腿?這太簡單了!”可當大屏幕切到華夏餃子的包法特寫——指尖捏出的褶子像朵綻放的花,他們的笑聲突然卡在了喉嚨裡。
炎昭炎耀兄弟倆已經開始忙碌地和麵、調餡了。炎昭手法嫻熟地往麵粉裡撒了一小把鹽,然後緩緩地將溫水倒入麵粉中,再用竹筷在盆裡快速攪拌,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漩渦。
“麵要‘三光’,盆光、手光、麵光,”炎昭邊說邊靈活地轉動著手腕,麵團在他的掌心中迅速滾成了一個圓潤的球體,“太爺爺說過,和麵就像練拳一樣,得用巧勁,不能硬揉,否則會傷到麵筋的。”
與此同時,炎耀也在專心地調製餡料。他將一勺花椒水倒入豬肉白菜餡中,然後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快速攪拌,讓餡料充分吸收水分。
“餡要‘上勁’,這樣咬起來才有彈性,不像某些麵包,餡是餡,皮是皮,各不相乾。”炎耀解釋道。
觀眾席上的互動氣氛瞬間被點燃,大家紛紛議論起來。華夏區的老食客們更是熱情高漲,開始現場教學。張大爺興奮地舉著手機,對著鏡頭展示他包包子的技巧,褶子捏得比教科書上的還標準;李奶奶則親切地教前排的外國觀眾認識各種餡料:“這是薺菜,春天吃最鮮啦!”包進餃子裡能鮮掉眉毛!”連小胖都拿著麵團當道具,給身邊的法國姑娘演示:“你看,這樣捏,像給小元寶捏花邊……”
馬克的“法式餃子”很快成了笑柄。他把牛肉餡往麵皮上一鋪,像抹黃油似的塗得亂七八糟,捏邊時用力過猛,餡從破口處擠出來,活像隻流油的爛包子。“該死!”他用銀叉去戳破口,結果越捅越大,牛肉餡淌了滿盤,引得觀眾席哄笑。劉一帆走過去敲了敲他的案板:“皮要擀得中間厚邊緣薄,不然包的時候會破——這叫‘外薄裡厚’,像給餡搭了個小房子,得結實。”馬克的臉漲成了番茄色,手裡的擀麵杖差點捏斷。
佐藤的“和式包子”也好不到哪去。他學著捏褶子,指尖卻不聽使喚,捏出的邊歪歪扭扭像條蟲,蒸出來時皮塌餡露,紫菜碎混著米飯粒粘在籠屜上。“為什麼你們的餃子能立住?”他盯著炎耀剛包好的餃子——個個挺著肚子站在篦子上,褶子均勻得像用尺子量過,突然覺得自己的作品像堆爛泥。
炎耀正包得興起,他的指尖翻飛,捏出的褶子時而像波浪,時而像花瓣,最後在頂端擰出個小揪,“這叫‘金魚餃’,”他舉起來給佐藤看,餃子在掌心晃了晃,活像條擺尾的魚,“捏褶子要順著皮的紋路,你硬捏,它當然會破——就像待人,得順著性子來。”佐藤的耳朵紅了,悄悄往炎耀的篦子邊湊了湊,想偷師最後幾手。
最熱鬨的是觀眾席的試吃環節。老食客們帶來的速凍餃子剛蒸好,香氣就漫過欄杆——俄羅斯大叔咬了口酸菜餡,酸得直眯眼,卻越吃越上頭,舉著空盤喊“再來!”;美國姑娘嚼著薺菜包子,嘴角沾著翠綠的餡,含糊不清地說:“比漢堡好吃!這皮……像!”
劉一帆的點評像把精準的刀。他嘗了馬克的“爛包子”,眉頭皺成個疙瘩:“皮硬得像紙板,餡鹹得發苦,這不是帶餡美食,是‘皮餡打架’。”輪到佐藤的塌包子,他隻咬了一口就放下了:“皮沒發好,餡沒調味,像把生米和生肉塞進了紙裡——毫無章法。”
當炎昭炎耀的“百樣帶餡拚盤”端上來時,全場突然靜了。青花瓷盤裡,金魚餃擺成圈,蒸餃挺著白胖的肚子,小籠包的褶子像朵盛開的菊,最絕的是那盤“翡翠燒麥”,薄皮透著薺菜的綠,頂端捏的褶子像朵含苞的花,籠屜掀開時,白霧裹著香氣漫上來,竟在盤邊凝出層細水珠。
劉一帆夾起隻金魚餃,咬開的瞬間,鮮汁在舌尖炸開——白菜的甜裹著豬肉的香,花椒水的麻輕輕竄上來,皮的彈勁剛好托住餡的軟,竟分不清哪是皮哪是餡。“這才是‘皮餡相融’,”他放下筷子時,眼裡閃著光,“馬克的包法是‘硬塞’,佐藤是‘亂裹’,而你們是‘巧融’——皮像溫柔的手,輕輕托著餡,餡像害羞的魂,慢慢滲進皮裡,這是華夏美食的‘和’字訣。”
馬克盯著那盤燒麥,突然伸手想拿一個,結果燙得直甩手,引得全場笑。炎耀遞給他雙筷子:“吹吹再吃,心急吃不了熱餃子——就像做事,得等火候到了。”馬克紅著臉接過來,咬了一小口,翡翠皮的清香混著薺菜的鮮在嘴裡散開,他突然低頭笑了:“原來帶餡的……可以這麼好吃。”
比賽結束的銅鑼響時,炎昭炎耀的拚盤已經被評委們分光了。劉一帆舉著最後一隻小籠包對全場說:“帶餡美食的魂,不在複雜的技法,而在‘包容’——皮包容餡的香,餡成全皮的味,就像這世界,各有各的棱角,卻能在一口熱乎飯裡,找到相處的法子。”
觀眾席的掌聲裡,老食客們開始教外國朋友包最簡單的元寶餃。小胖的法國徒弟捏出個歪歪扭扭的餃子,卻舉得老高炫耀;李奶奶把自己包的包子分給佐藤,他吃得滿臉是餡,眼裡卻閃著光。炎昭炎耀看著這亂糟糟的熱鬨,突然覺得,所謂傳承,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技藝,而是能讓每個人都參與進來的溫暖——就像這麵皮包著餡,把不同的滋味,都揉進同一份煙火裡。
喜歡灶王爺的作業:雙寶尋味記請大家收藏:()灶王爺的作業:雙寶尋味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