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灶台的青磚縫裡,不知何時住進了隻三花貓。這天清晨,炎耀正蹲在灶前生火,貓突然“喵”地一聲竄出來,爪子扒著牆角的磚縫,竟扒出塊鏽跡斑斑的銅牌子,上麵刻著“禦膳房”三個模糊的字,邊角還掛著半片褪色的紅綢。
“這是……”炎昭用布擦去銅鏽,牌子背麵的小字漸漸顯露——“光緒二十六年,禦膳房總領張,贈徒炎氏”。李奶奶湊過來看,突然一拍大腿:“這是你太爺爺的牌子!當年他從宮裡出來,就說藏了樣寶貝在老灶台底下,原來是這個!”
消息像潑了滾油的水,瞬間炸開。顧野拿著放大鏡研究銅牌時,星哥突然指著牌子邊緣的凹槽:“這紋路不對,像機關!”龍哥的徒弟掏出隨身攜帶的細鐵絲,往凹槽裡一探,“哢噠”一聲輕響,銅牌竟從中間裂開,露出張卷成細條的羊皮紙。
羊皮紙展開時,全場倒吸一口涼氣。上麵用朱砂畫著幅灶台剖麵圖,灶膛右下角標著個紅圈,旁邊寫著“藏珍處”三個字,字跡與《禦膳房秘錄》上的批注如出一轍。小胖舉著手機直播,彈幕刷得像瀑布:“難道是傳說中的藏寶圖?”“是黃金還是秘籍?”連一直淡定的劉一帆都湊過來,指尖在紅圈處輕輕點了點:“這位置,剛好是現在的火膛死角。”
拆灶台的過程比過年還熱鬨。老張帶著幾個老夥計,拿著撬棍小心翼翼地敲著青磚,每敲一下,三花貓就“喵”一聲,像在給大夥鼓勁。當最後一塊磚被撬開時,灶膛底下露出個黑陶壇子,壇口用紅布封著,布上還蓋著個小小的銅印,印著“張”字。
“慢點搬!”炎昭按住要伸手的小胖,用竹刀輕輕挑開紅布。壇子裡沒有金銀珠寶,隻有本線裝的小冊子,封麵上“藥膳秘錄”四個字已經發黑,裡麵夾著包用油紙裹著的東西,打開一看,是些深褐色的種子,帶著淡淡的藥香。
李奶奶戴上老花鏡,指著冊子上的字念:“‘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這是藥草種子!你太爺爺是禦膳房的藥膳師傅,這肯定是他留下的秘方!”她翻到其中一頁,突然驚呼,“快看!這道‘百草湯’,用二十一味藥草燉雞湯,說是能治風寒,比現在的感冒藥還靈!”
消息傳到網上,老灶台挖出禦膳秘籍的詞條直接爆了。中醫藥大學的教授連夜趕來,對著種子和冊子研究了半宿,激動地說:“這是失傳的‘九節菖蒲’種子!當年隻有禦膳房有,能安神養胃,現在已經很少見了!”連衛健委的官微都轉發了消息,配文“傳統藥膳裡的智慧,值得好好挖掘”。
更熱鬨的是試做藥膳的過程。炎昭按照秘籍上的法子,把九節菖蒲和黃芪、當歸一起塞進雞肚子,用砂鍋小火燉了六個時辰。開蓋時,藥香混著肉香漫出院子,引得排隊的食客直咽口水。第一個嘗湯的是位拄著拐杖的老太太,喝了半碗,突然說:“我這老寒腿,好像沒那麼疼了!”
這事一傳開,來老灶台求藥膳的人排到了胡同口。有年輕媽媽來買“山楂麥芽湯”,給不愛吃飯的孩子開胃;有加班族來喝“枸杞百合粥”,說能緩解疲勞;連隔壁劇組的演員都來了,捧著“茯苓蓮子羹”說要“美容養顏”。
星哥和龍哥又來湊熱鬨。星哥拿著攝像機拍燉藥湯的砂鍋,說要把藥膳寫進新劇本:“就叫《灶台秘事》,講主角發現太爺爺的秘籍,用藥膳幫鄰裡解決難題,多暖心!”龍哥則琢磨著在電影裡加場戲:“讓反派吃了不對的藥膳鬨肚子,主角用正確的方子救他,既搞笑又能科普,多好!”
這天傍晚,炎昭炎耀蹲在重新砌好的灶台前,看著三花貓臥在灶台上打盹,尾巴尖還沾著片菖蒲葉。炎耀摸著那塊銅牌子,突然說:“太爺爺留下的不是秘籍,是想告訴咱,做菜和做人一樣,得有點真東西,能幫到人,才不算白活。”
炎昭往灶膛裡添了塊柴,火苗舔著鍋底,映得兩人臉上暖融融的。院門外,夕陽把老灶台的影子拉得很長,像個張開的懷抱,裡麵裝著藥膳的香,裝著食客的笑,也裝著那些藏在煙火氣裡的、代代相傳的暖。
小胖的直播間裡,有人發了條彈幕:“突然明白為啥老灶台這麼火了。這裡不隻是做菜的地方,更是裝著日子的地方。”下麵跟著一串“+1”,禮物刷得像星星,照亮了屏幕裡那口冒著熱氣的砂鍋,也照亮了每個惦記著家的味道的人的心。
喜歡灶王爺的作業:雙寶尋味記請大家收藏:()灶王爺的作業:雙寶尋味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