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壯神力八段錦》?
陸沉低頭看著手中泛黃冊子上那幾個古樸蒼勁的大字,心頭微動。
看這名字,莫名就有一股剛猛無儔的氣勢,哪裡像是慢悠悠打坐調息的養生功夫?
反倒透著一股子力拔山河的凶悍味道。
戚仲光哈哈一笑:“我那老友,雖然頂著個奉道清修的名頭,可那性子卻是一等一的暴烈如火,嫉惡如仇!年輕那會兒,聽聞哪裡有惡徒行凶,他提一口劍就能追出千裡之外,不斬妖邪誓不回頭。”
“你可彆小瞧了這‘養生功夫’四個字!陸小子,此乃正宗的養命築基之法!講究動靜相合,陰陽互濟,練到深處,能壯臟腑生機,強筋骨本源,根基打得牢,日後拳腳自然力貫千鈞,神勇無敵,這‘神力’二字,便是由此而來!”
沈爺聞言,眉頭微蹙,似在回憶,片刻後眼中精光一閃,問道:“戚館主口中的那位老友,莫非是茶馬道上白雲觀的陽芝道長?”
戚仲光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點頭道:“不錯!我與他相識已有七八個年頭。”
“前些年他忽然心性轉變,說要尋訪名山大川,尋覓仙蹤道跡,參悟道果玄機,以期有朝一日能霞舉飛升,逍遙物外……沈老弟竟也知曉他的名號?莫非也是舊識?”
沈爺捋了捋胡須,眼中泛起追憶之色:“當年我在茶馬道時,為沐王府辦事。”
“那時的小世子,素有孝心,深知國公夫人虔誠奉道,便特意重金禮聘白雲觀的陽芝道長入府講經,我作為王府中人,故而與道長有過一麵之緣。”
他頓了頓,聲音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感慨:“有一事,我至今記憶猶新。”
“國公夫人崇道之心甚篤,而天龍寺那位方丈意圖弘揚佛法,壓過道門一頭,便不惜耗費萬金,召集能工巧匠,鑄就了一尊高達丈餘、重逾八千斤的鎏金銅佛!”
“更驅使數百彪悍力士,將那龐然大物硬生生抬到了陽芝道長下榻的道觀門前,堵得水泄不通,道長若想出門,便須繞行,此舉等同自承道法不如佛法!”
廳內眾人聽得入神,仿佛親眼看到那尊巨佛堵門的霸道景象。
沈爺頓了頓,又繼續說道。
“結果陽芝道長麵對那堵門巨佛,隻冷哼一聲!隻見他氣貫周身,生生將腳下幾十塊水磨青石方磚跺得寸寸碎裂,隻憑一隻肉掌,生生托住那八千斤巨佛的底座,腰背一挺,如霸王扛鼎,托舉著那龐然大物,招搖過市,最後將其放到茅廁之旁,此一舉,令天龍寺顏麵掃地,聲威大挫!”
“嘶……”
滿堂賓客無不倒吸一口涼氣。
八千斤的鎏金銅佛,一隻手就能舉的起來?
這是何等恐怖的神力?
招搖過市,最後棄於茅廁之旁!又是何等桀驁的性情!
茶馬道,果真是藏龍臥虎,高人輩出之地!
沐王府?小世子?
國公夫人?天龍寺方丈?
陸沉聽著這些遠在天邊的顯赫名號與傳奇人物,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這便是老江湖的眼界嗎?
談笑間便是王公貴胄、佛道之爭!
自己這雨師巷裡的采藥郎,縱然拚上了性命,就算是爬,恐怕幾輩子連沐王府門前那漢白玉的台階都摸不到一角。
天地何其廣闊,紅塵何等精彩!
果然如爺爺所說,天地廣大,紅塵精彩,若有機會,當出去走走,看看這廣大世界!
“難怪!難怪!”
戚仲光笑道:“陽芝那老牛鼻子,早些年走遍了茶馬道,說是想尋仙緣,求道果……哈哈,沈老弟,待會兒咱哥倆可得好好喝上幾杯!你在茶馬道那些年的事跡,我也略有耳聞。”
戚仲光與沈爺聊得頗有投緣,不由來了興致。
沈爺眼中也泛起笑意。
這位宗師老友的爽利性子,很是對他胃口:“戚館主有此雅興,老朽求之不得!”
他伸手相邀:“今日恰是六子拜師之禮,還請戚館主賞光,屈尊做個見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