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馨嘉泊。
在軌道高度三萬六千公裡處,星環空間站的核心艙緩緩轉動,保持著與地球同步的姿態。
貨艙的飛行軌跡數據被自動接收,控製係統開始執行收納程序。
“距離五十米。”
“速度正在減慢。”
數據自動上傳,八個接收裝置之一開始運作,兩條纜索從對接口伸出,它們的末端裝有磁性抓取器,用來引導貨艙進入接口。
兩條纜索的末端迅速前伸,帶著微弱的振動貼上貨艙表麵。
金屬觸碰的瞬間,電磁鎖閉合,艙體輕輕一頓,隨後被緩緩牽引向對接口。
整個過程沒有明顯的聲音,隻有艙體傳感器發出的細微電流聲。
接收臂逐漸收回,纜索穩定地帶動貨艙進入中央通道。
幾組姿態穩定噴口在貨艙兩側交替噴射,修正角度,使艙體正對接口中心。
“鎖扣位置匹配。”
“推進模塊關閉。”
操作員輸入指令,接收臂進入微調模式。
貨艙的前端對準接口環的中心點,自動引導燈閃爍三次。
抓取器在軌跡上微微調整,將艙體引導入槽。
當機械鎖舌完全契合時,接口周圍的指示燈由黃色轉為綠色。
艙體完全固定。內部的氣壓調節閥開始運作,穩定連接通道的氣體流通。
幾秒後,數據線與電源接頭自動插入貨艙的通訊端口,開始下載飛行記錄與艙內監控數據。
在空間站控製艙的屏幕上,貨艙編號01的狀態燈亮起,顯示“已捕獲,接口穩定”。
隨後,內部機械臂啟動,將貨艙緩緩推進核心艙的儲存模塊。
通過外部監控鏡頭可以看到,接收區的燈光依次閃爍。
第二組纜索已經伸出,準備捕獲下一批貨艙。
遠處的地球邊緣泛起一抹微亮,太陽剛從太平洋上升起,光線照到空間站外壁,反射出一層淡淡的白光。
貨艙在軌道上的移動速度逐漸歸零,姿態保持係統關閉,全部控製權轉移至空間站。
機械臂鬆開,鎖緊環固定完畢。
對接口重新關閉,外層的防護門緩緩合攏。
貨艙正式成為空間站的一部分,地麵控製中心的數據鏈路中多出了一條新的節點標識。
————————————
發射程序並未停下。
地麵控製中心的調度台上,屏幕閃爍著連續編號的任務列表。
貨艙編號從“貨物02”一直延伸到“貨物18”,每一項都標注著重量、發射時間和目標對接口。
操作員確認軌道數據後,再次按下啟動鍵。
電磁軌道再度閃起白光,伴隨一聲低沉的轟鳴,第二枚貨艙離開地麵,穿過薄霧直衝天空。
從軌跡監控畫麵上看,貨艙沿著一條明亮的軌道上升,速度不斷提升,空氣摩擦在高空中形成一層淡淡的離子輝光。
“高度一百五十公裡,軌跡正常。”
第三枚、第四枚相繼發射,間隔保持在十五分鐘以內。
地麵控製室的空氣變得緊張而有節奏,每一次發射都帶著精確的間隔與高度調整。
星環空間站的外層已經啟動擴建模式。
在軌機械臂沿著核心艙外壁展開,新的支撐模塊與納米桁架從貨艙中被取出,緩慢移動到指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