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16:00。
“門”展開5小時後。
東京國際機場。
跑道儘頭被防爆牆與沙袋重重封鎖,防空炮和便攜式導彈陣列沿滑行道兩側林立。空域上空,數架東協空軍的y20a“鯤鵬”大型運輸機依次降落,發動機的轟鳴像低沉的雷聲,在戰火的空氣中久久回蕩。
機艙尾門緩緩放下,第一排快速踏出的,是全副武裝的星界軍重裝步兵——厚重的外骨骼支撐架覆蓋在耐彈裝甲外,肩部與前臂掛載著模塊化重火力,麵罩下的hud閃爍著戰術數據。他們每一步都沉穩如鐵,踏在混凝土上的震感甚至透過地麵傳進了指揮塔。
緊隨其後的是裝甲輸送車與輪式突擊炮,從機腹傾斜的裝載平台上轟然駛下,發動機噴吐出熾熱的尾氣,在濕冷的機場空氣中化成一層薄霧。地勤人員迅速為它們掛載額外彈藥和燃料,重裝步兵登車。戰地指揮官劉華中校在指揮車中簡短指示前進路線——直插港區,增援北部的警視廳防線。
“全車隊,列隊!”
二十餘輛裝甲輸送車與輪式突擊炮排成縱隊,車輛防護罩上的國徽在晨光與硝煙交織的天空下格外醒目。車頂的遙控武器站已經解鎖,重機槍和自動榴彈發射器隨時待命。
隨著指揮車的信號發出,整個車隊發動引擎,沉悶的轟鳴聲如同滾雷般沿機場向北傳去。履帶與輪胎碾過跑道上的積水,濺起的水花在晨光中碎成無數銀色光點。
東京灣方向,港區的火光與濃煙清晰可見。重裝部隊的推進並不急躁,卻有一種令人窒息的穩步壓迫感——那是一堵由鋼鐵與火力構成的牆,正朝著戰火最濃的地方緩緩推去。
——————————
港區外圍的街道上,硝煙和塵土混雜在一起,空氣中彌漫著炸藥和焦油的味道。警視廳與半島突擊隊的交火聲依舊此起彼伏,但街口方向,一陣低沉得像地震般的轟鳴逐漸逼近。
守在防線後的老警員抬頭望去,隻見遠處的陰影中,車隊的輪廓漸漸清晰——東協重裝部隊。
第一輛輪式突擊炮率先轉過街角,炮口緩緩調整高度,對準帝國軍的盾牆陣列。伴隨著短促的電子提示音,一發高速榴彈劃破空氣,直接在敵陣正中央炸開,將兩麵塔盾與後方的長槍手一並掀翻。
緊接著,整支重裝縱隊如洪流般湧入港區主乾道——履帶與輪胎碾碎瓦礫,重機槍與自動榴彈發射器在hud的標識引導下精確開火。街邊二樓的弓弩手被熱成像捕捉到位置,還未舉弓便被一串12.7毫米曳光彈連人帶窗框打了下來。
然而,轟鳴聲並不僅來自地麵。
數架星界軍海軍多用途戰鬥機編隊掠過東京灣,低空劃出道道銀光。機腹內置彈艙開啟,掛載的製導導彈與滑翔炸彈在陽光下閃著冷色光澤。
領頭的是三架j50“霆鯊”艦載戰鬥機——這接近五十噸的空中怪物幾乎將所有彈艙都塞滿了對地武器。
地麵指揮車內,劉華中校盯著監視器上的hud標記,紅色光圈一個接一個鎖定——港區北側的臨時補給點、街角的攻城器械陣地、以及更遠處被奪占的倉儲大樓。
攻擊控製員按下通話鍵,聲音乾脆而冷硬:“飛龍一號、二號、三號——三類控製,自由攻擊坐標點。”
“飛龍一號,一號坐標,2枚s6,立即進入。”
無線電中傳來飛行員短促的應答。下一秒,港區上空劃過第一道音爆,兩枚500磅製導炸彈依次脫離彈艙,帶著熾白的尾焰俯衝而下。
轟——!
爆炸將整個補給點掀起一片火海,衝擊波卷著金屬碎片橫掃數十米,街區的空氣被灼熱高溫瞬間吞沒。
“飛龍二號,二號坐標,兩枚kd88,立即進入。”
街角的攻城器械陣地被鎖定,兩枚高速導彈呼嘯而至,重重砸中魔導炮與弩炮陣列。木梁炸裂成漫天飛屑,金屬構件被氣浪扭曲,整個火力節點瞬間癱瘓。
帝國軍的營地在烈焰中崩散,攻城器械化作燃燒的木骨與扭曲的金屬,連帶著周圍的道路都被炸成焦黑的裂縫。
“飛龍三號,三號坐標,3枚2501爆燃,覆蓋式投放,立即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