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林星,前沿陣地。
臨時搭建的鋼結構機庫燈火通明,像一座孤立在異世界荒原上的燈塔,映照出忙碌的身影與機械的輪廓。
在機庫中央,一架被拆解成數十個模塊的j20h“騰龍”垂直起降戰鬥機正被小心地重新組裝。鈦合金蒙皮在工燈下泛著冷色的光澤,機翼的結構件像精確咬合的骨骼,被技師們用專用吊架緩緩對接到機身上。
每一次鉚接的“哢噠”聲都在機庫中回蕩,顯得格外清脆。
靠近機尾,一組來自南海艦隊的工程師正用激光測距儀校準升力風扇的軸心位置——這台用於垂直起降的核心動力係統在運輸過程中被單獨封裝,如今要確保它與矢量噴口無縫對接,才能發揮最佳的機動性能。另一邊,維護員正在為機載雷達和火控係統加載更新後的作戰數據包,屏幕上不斷跳出綠色的確認提示。
外側臨時跑道上,地勤車、油罐車和彈藥轉運車排成一列,等待測試完成。裝甲步兵警戒線在機庫周圍嚴密布防,警戒哨塔上的機槍手眺望著遠方的灰色地平線——即便這裡暫時沒有敵人,任何一次測試也不能被乾擾。
東協空軍研究院的航空力學專家林偉走進機庫,目光在“騰龍”的機鼻與剛裝好的武器掛架上停留片刻,才開口對身邊的說道程誌誠中將:
“入侵者們——還有我們的直升機,重型機械能在兩邊正常運作。”
他的聲音在低沉中有著一絲喜悅,“這說明——基礎的物理參數是通用的——至少差彆不大。”
“這樣說的話我們的絕大多數武器,都能在這邊照常使用。”程誌誠接上話茬。
試車員戴上頭盔,爬進座艙,儀表燈瞬間亮起,hud投射出清晰的綠色界麵。伴隨著低沉的渦扇轟鳴,風扇艙蓋緩緩關閉,升力係統開始運轉。
熱浪裹挾著灰塵從機庫的排氣口噴出,在異世界的夜色中化為一道模糊的渦流。
“引擎運轉正常!”
“電力係統運轉正常!”
“雷達係統運轉正常!”
技工們的彙報聲接連響起,如同戰鼓前的節拍——在這片陌生的大地上,空中的鋒刃正在重新磨亮。
“做的好,同誌,準備試飛吧。”林偉向忙碌了數個小時的地勤人員們敬了一個禮。
前沿陣地上空。
夜色如墨,隻有機庫外的臨時跑道和升力風扇卷起的熱浪在黑暗中劃出一道微光。
j20h“騰龍”緩緩離地,尾部噴口的藍白色焰羽在荒原上投下詭異的光影,機身在低空中穩定懸停片刻後,緩緩拉升。
試飛員在hud上確認各項參數:航電響應正常,機動性能達標,通訊鏈路穩定無延遲。
戰機進入平飛狀態,雷達罩下的相控陣在無聲運作,機翼上的掛架空空如也,卻也帶著一種鋒刃般的壓迫感。
——————————
數公裡外,枯死的黑樹林間,一道披著灰色披風的身影緩緩抬起頭。那是帝國邊境軍偵察連的百夫長,手持一具精巧的長管望遠鏡,目光鎖定在空中那道不屬於任何已知飛行獸、飛艇或魔導器的剪影上。
透過月光,他看見那物以非翼之形翱翔,沒有魔力波動,卻能穩穩懸停、猛然加速,轉彎時帶著流暢的弧線——這不是帝國的造物,也絕不可能是塔拉西亞的飛空艇。
百夫長壓低呼吸,迅速收起望遠鏡,從懷中取出一隻鑲嵌有魔晶的通訊匣,這是近來工程部和魔法學院合作的結晶。伴隨微弱的嗡鳴,他的聲音傳入了數百裡外的帝國統帥部。
“元帥閣下——我在北方荒原上發現了不明飛行兵器,無翼而飛,速度極快,疑似入侵者的新型戰爭機器。”
帝國西北,卡隆堡。
帝國軍主帥古斯塔夫·施泰因正在位於帝國西北卡隆堡的指揮帳中與參謀商議邊境防務,聽到這份彙報,他的眉頭頓時深鎖。
“無翼……懸停、加速……這不是飛艇,也不是魔獸。”古斯塔夫緩緩放下酒杯,“他們能飛,就能越過隘口和山脈——意味著我們的後方已不再安全。”
他起身走到沙盤前,手指點在前沿陣地後方的幾個補給城鎮:“傳令,全軍後撤十公裡——弓弩營,魔導炮營加強駐防,給霍克將軍傳信,我們需要獅鷲騎士的支援。”
帳中短暫的沉默被筆尖在羊皮紙上的沙沙聲打破,傳令官迅速記下命令,火漆封好信筒。古斯塔夫站在沙盤前,目光如刀,似乎已經在預演一場來自空中的新戰爭。
——————————
帝國中部,雲崖堡。獅鷲騎兵駐地。
霍克將軍站在獅鷲營的高台上,手裡握著剛從古斯塔夫軍營傳來的密信。
山風帶著清冽的寒意撲麵而來,他卻隻是凝神盯著信紙上的幾行描述——那種“無翼之機”,能在空中懸停、驟然加速,還能攜帶重型兵器。
他的第一反應是將它與自己最熟悉的作戰方式做對比。獅鷲騎兵依靠高空機動與俯衝速度發動襲擊,而這類翼獸在空中盤旋、變向、急升時都會受到風向和氣流的限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信上描述的那種飛行器,似乎完全不受這些自然因素的製約——它可以像鷹在半空中凝視獵物般懸停不動,又能在瞬間貼地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