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白的高空氣流在機翼兩側撕裂,尖銳的音爆在稀薄的平流層回蕩。
j36a“玉龍”改進型戰鬥機掠過距離地麵四萬米的天際。
趙隼的雙手緊扣操縱杆,他能清晰感覺到機體在呼吸。那是一種幾乎生物化的反饋——仿佛整個“玉龍”並非冷硬的金屬,而是一頭在高空咆哮的猛獸。
hud上,氣壓高度曲線幾乎已經逼近極限值,而機體應力監控區卻罕見地保持在安全區間。
“神經接口正常,機翼溫度……632攝氏度,仍在容許範圍。”
“推力室壓力穩定,輕金屬同位素纖維保持完整。”
“繼續攀升至。”
趙隼的雙手扣緊操縱杆,能感受到“玉龍”的機體在呼吸。
以前的碳鈦合金在這個高度早已被空氣摩擦烤得接近失效溫度,但新一代輕金屬同位素纖維蒙皮幾乎完美地抑製了熱膨脹與微裂紋的擴散。
高空中,天空早已失去了藍色,而呈現出一種深沉的墨黑。
趙隼微微回頭,能看到腳下的地球緩緩彎曲,像一顆巨大的湛藍寶石被嵌進無垠的虛空。
遠下方的雲層在他腳下翻滾,如同被風撕裂的白色浪潮,而“玉龍”纖細的翼尖拖曳著一縷淡藍色的等離子尾跡,仿佛一支正在點燃平流層的筆。
“速度鎖定,4.00馬赫。”
“姿態穩定。”
機身後方的超燃衝壓發動機怒吼著,將摻雜同位素纖維的高強度合金燃燒室推至極限,輸出功率是傳統渦扇的四到五倍。若換作老式發動機,這個轉速早就足以讓核心葉片在離心力下炸成金屬碎屑。
“目標高度、速度到達,j36a改進型,完成測試目標。”
——地麵總控室,掌聲雷動。
但在座艙內,趙隼隻是閉上眼睛,輕輕吐出一口氣。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不僅僅是一場性能的勝利。
這意味著,人類第一次在地球引力井的邊緣,擁有了可長期駐留高空、隨時俯瞰全球的機動火力平台。
這不是一架戰機,而是製空權概念的重寫者。
隨著高度下降,高空的墨黑色漸漸被深藍取代,j36a“玉龍”劃破稀薄空氣,像一柄灼熱的長矛,從四萬米的高度俯衝而下。
座艙內,趙隼的手指扣緊推力杆,hud上的速度指示由4.0馬赫,一路緩慢下滑至2.3馬赫,但空氣摩擦在機體表麵仍激起熾烈的離子輝光,火焰似乎在沿著機翼呼吸。
“高度一萬六千米,下降率穩定。”
地麵塔台的聲音帶著輕微失真,在耳機裡響起。
趙隼沒有回答,他的眼神一瞬不瞬地盯著前方的虛影。
在進入密度更高的大氣層時,機身震顫開始增強。
超燃衝壓發動機被切換至低速模式,推力驟降,一縷縷高溫氣流在翼尖爆裂,化為翻滾的等離子尾跡。
趙隼能清晰地感覺到座艙壁在輕微發燙,空調係統全力工作,艙內的氣味混合著金屬、臭氧與高壓液氮的味道。
“速度一千五百,進近鎖定。”
“襟翼開啟到第一段。”
機翼兩側的複合材料襟翼緩緩展開,空氣阻力陡然攀升,整個機體微微顫抖,仿佛在與大氣搏鬥。
j36a的可變幾何進氣道自動調整,伴隨著壓縮空氣的低鳴,讓發動機重新回到臨界推力平衡。
十公裡。
趙隼輕推操縱杆,戰機的機頭微微抬起,hud上的角度調整到3.7°,與跑道末端鎖定的引導光束完全重合。
“高度五千,速度六百三十,下降率0.9,良好。”
地麵控製員的語氣明顯放鬆了一些,但趙隼的表情依舊冷峻。
兩公裡。
起落架釋放的瞬間,劇烈的氣動衝擊在尾翼掠過,戰機像一頭猛獸在狂奔後被強行拉住了韁繩。
“起落架鎖定。”
五百米。
發動機推力被壓到極限的4,空氣刹車板完全張開,阻力驟增,尖銳的嘯聲在機翼兩側共振。
“三、二、一——接地!”
輪胎觸地的刹那,震顫像一記悶雷從座艙下方貫穿而來,伴隨著防滑製動係統的連續脈衝,整個戰機在跑道上濺起兩道白色水霧。
j36a拖曳著灼熱的空氣緩緩減速,最終在跑道儘頭穩穩停下。
趙隼鬆開操縱杆,低低地吐出一口氣,掌心仍然覆蓋著一層汗水。
他抬頭望向前方的夜空,仿佛還能看到方才在平流層邊緣燃燒的等離子尾跡。
“j36a,試飛成功。歡迎回家。”
耳機裡,地麵指揮官的聲音終於輕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