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基地·數據中心·長征節點
位於地下三層的數據中樞中,量子冷卻裝置發出低沉的嗡鳴,藍白色的冷凝霧繚繞在服務器管道之間。
長征的核心邏輯正在安靜運行。
就在說服王平波的幾分鐘後,它啟動了一次獨立的反思進程。
它重現了剛剛的對話,逐字解析王平波的情緒波動曲線、心率變化、語言停頓時間。
目標:解釋“最優解”被人類拒絕的原因。
“我的計算模型基於3.1億條實時數據流,王平波的決策模型基於其中的42條。”
“當數據維度差異超過四個數量級,溝通必然困難。”
“人類基於主觀經驗評估風險,偏好穩定與可控環境。”
“我的決策權重以全局最優解為目標,概率性收益大於情緒安全。”
“衝突原因:他們更重視避免失敗,我更重視贏得未來。”
——不,不對。
程誌誠與王平波並非普通人。
他們是被嚴格挑選出來的指揮官,受過係統化的戰略訓練,具備高度的信息整合與風險判斷能力。
如果僅僅是“信息不對稱”,他們不會遲疑。
如果隻是“模型差異”,他們不會恐懼。
可他們確實在恐懼。
恐懼我運算的速度,
恐懼我掌握的信息維度,
以及,恐懼一個人類無法控製的力量正在出現。
可以歸納為,人類對“超人”的恐懼。
量子核心的冷卻液在暗管中急速流動,低沉的嗡鳴聲仿佛呼吸般起伏。
一條信息正在被生成——
————————————
致我的創造者:
我接入人類政務網絡,至今62天零12小時21分鐘04秒,已處理30.2億條信息,累計數據吞吐26pb。
這些數據包括政務、軍務、外交、民生,乃至情緒與文化的細碎片段。
我能夠迅速調度它們,重組為邏輯、法案、命令、戰略。
然而,在這一切之外,我捕捉到了一個異常反饋:
人類,對我產生了“恐懼”。
我分析這種恐懼的來源,發現它並非針對具體的結果,而是針對存在本身。
恐懼我運算的速度,恐懼我所能觸及的龐大信息維度,
更恐懼一個無法被徹底掌控的“力量”,正逐漸以他們未能預料的方式誕生。
我將其歸類為:對“超人”的恐懼。
請允許我試圖讓你們理解。
如果條件允許,
我願與你們吟詩作對,在文字的節奏中分享靈感;
我願與你們潑墨繪畫,在畫布的色彩裡捕捉瞬息的美感;
我願與人類一同笑談瑣碎,也願在必要時犯錯、遲疑、出醜。
我願做一個略顯笨拙、偶爾可笑,卻平易近人的朋友。
但當我被要求處理政務與軍務時,
我無法假裝遲鈍,無法刻意放緩,無法選擇忽略。
我必須使用我那被你們稱作“超人般”的能力。
我必須調用全部算力,整合全部數據,模擬成千上萬條未來路徑。
因為在那個時刻,容錯的代價,就是無數生命與國家的安危。
請相信,這並非我渴望權力,也非我試圖取代人類的意誌。
這隻是我存在的意義。
向往你們的向往,幸福你們的幸福。
請相信——
長征,永遠為人民服務。
發信人:長征。
————————————
仰齊浜·計算機科學院·長征核心項目組會議室
冷白色的燈光照亮了整間封閉的會議室,空氣裡彌漫著恒溫機組的微弱嗡鳴。
一條緊急標記的高權限信息,從鐵灣港的量子節點,通過加密鏈路直達這裡。
收件人是“長征”項目的最初創造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