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人安靜地咀嚼著魚肉,動作小心而急迫,仿佛擔心這份溫熱的饋贈會隨時消失。尾巴仍護在身前,但身體的弧度已不再那樣緊繃。
就在此時,投遞口傳來輕微的“哢噠”聲。新的托盤被送入,其中沒有食物,隻有在金屬表麵被劃出的幾道符號。
鼠人立刻停下動作,耳朵豎起,眼神重新變得緊張。她盯著托盤,目光一寸寸移動,直到辨認出其中的形狀。
那是她熟悉的符號——“同伴”。
她曾在岩壁上用尾巴畫下它,如今卻在這冰冷的金屬上重現。
她的呼吸驟然急促,手指緩慢地伸向托盤,輕觸符號的凹痕,仿佛要確認這並非幻覺。
艙壁另一側,科研組成員屏息注視著監控畫麵。一名語言學顧問迅速在光幕上調出她可能理解的矮人語字庫,示意繼續。
來自矮人語的符號很快被刻出:
“名字?”
鼠人眨了眨眼,尾巴微微甩動。她猶豫片刻,低聲吐出幾個音節,含糊而顫抖。
聲音裡帶著異樣的鼻音,夾雜著齧齒般的震顫。
科研人員立即記錄,屏幕上跳出轉寫符號。
“可能是名……發音接近‘薇拉’。”語言學家皺著眉頭分析,“她在用矮人語的音節拚法,但並不完全一致,很可能夾雜了族群特有的變音。”
托盤再次送入,上麵刻下新的符號:
“薇拉=你?”
鼠人凝視托盤,雙眼閃爍不安。片刻後,她伸出手指,緩緩點在“薇拉”的符號上,又指了指自己。
艙外的人們屏住呼吸,屏幕上的數據同步刷新,確認了這個回應。
新的托盤被送入檢疫艙,這一次不再隻有單一符號,而是幾幅粗糙的線刻圖案。
第一幅是矮人的輪廓:矮小、厚重,頭頂有火焰般的標記,旁邊畫著鎖鏈。
第二幅是鼠人的形象:長耳、尾巴,手腳纖細,被鏈條纏繞在一起。
第三幅則是兩個形象並列,但鏈條斷裂。
薇拉盯著托盤,耳朵緩慢地抖動,呼吸逐漸急促。
她的指尖輕輕摩挲那條鏈子的刻痕,眼神變得陰暗。
艙外的科研人員緊盯著屏幕。語言學顧問在旁邊補充:“我們要確認她的反應,看是否與蜥蜴人關於矮人奴役鼠人的說辭一致。”
很快,薇拉伸出手指,重重地點在第一幅矮人圖案上。她的尾巴猛然收緊,耳朵豎直,喉嚨裡發出低低的顫音。
接著,她又指向第二幅鼠人圖案,爪尖沿著鏈條劃動,最後壓在那個斷裂的符號上。她的眼神一瞬間閃出銳利的光,像是在無聲訴說:他們奴役我們,而我渴望掙脫。
科研組立刻記錄反應,屏幕上的注釋不斷更新。
“確認,反應強烈。”
“她的肢體語言清晰地對應奴役與渴望自由。”
“與蜥蜴人所述吻合——鼠人被矮人奴役。”
為驗證進一步信息,新的托盤送入,圖案上增加了蜥蜴人的輪廓:長尾、鱗片、手持長矛,旁邊標記“金字塔”的符號。科研組在其下方刻上一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