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的戰鬥結束已經兩個多月,前線的火光逐漸熄滅。
國民陣線的部隊在幾次輕微的試探後撤出山穀,落基山脈暫時恢複了平靜。道路重新開放,工兵開始修複被炸毀的橋梁,難民陸續返回,加州北部的城市重新亮起燈光。
表麵上看,美人解迎來了短暫的喘息期,但在政治委員會的會議室裡,新的衝突正慢慢醞釀。
會議設在舊金山臨時政府大樓的地下層。牆壁上掛著幾麵旗幟,燈光有些刺眼。長桌兩側坐滿了各派代表:雅各賓派、十月派、安娜其主義者、社民派,還有從憲政內閣倒戈過來的保守派軍官。
空氣中彌漫著咖啡與機油的味道,每個人的文件夾都攤開在麵前。
“前線穩定了,這是事實,”一名社民派的代表開口,“但我們不能繼續讓軍方獨占資源。生產與福利必須恢複到正常水平,否則我們等著的隻會是饑荒。”
對麵,一名軍方代表敲了敲桌子:“我們在前線流血,就是為了你們能在後方開會。現在彈藥和燃料都靠東協的援助,誰來保證他們不會斷供?這種時候了,你們還要提福利?”
“安全?”十月黨的代表冷笑了一聲,“你們所謂的安全,就是讓我們把所有人都送進工廠做軍工?我們可不是鋼鐵盟約那種國家。”
“那你是想讓國民陣線卷土重來嗎?”軍方代表回擊。
格洛麗亞坐在會議桌的儘頭,一言不發。
隨著爭論升級,幾名代表幾乎要站起來。無政府主義者的代表拍著桌子大聲喊:“你們都在談秩序,可誰的秩序?工人的,還是指揮官的?”
有人回應:“沒有紀律的軍隊連一天都守不住防線。”
另一人反駁:“可沒有自由的人民也不會願意繼續打下去。”
爭吵持續了半個小時。
有人乾脆拿起文件轉身離場,會議不得不暫時中止。走廊外的衛兵站得筆直,聽著裡麵的爭吵聲,神情複雜。
就在同一夜,工人委員會發布了一份聲明,指責軍方乾涉地方自治,要求削減軍費,將資源重新投入民生建設。
第二天早上,這份聲明出現在幾乎所有的廣播頻道上。
幾天後,軍方的車輛出現在主要路口。
廣播開始播放新的指令,宣布宵禁。政治委員會的緊急會議再次召開,爭論更激烈。
“你們這是軍事接管!”
“沒有接管,就沒有城市!”
“你們想讓聯盟變成軍政府嗎?”
“我們想讓它活下去!”
樓外,夜色濃重。士兵們在街角巡邏,燈光打在他們的防彈衣上。
工廠的煙囪冒出黑煙,夜班的機器運轉聲混雜著警報的嗡鳴。
新聞頻道反複播放政府聲明,強調一切都在控製之中。
但局勢並不穩定。
安娜其主義者控製的城鎮拒絕執行中央命令,當地的委員會宣布獨立,聲稱“地方的事務應由地方自己決定”。
各地的工會代表、民兵指揮員、教師與市民組成了新的自治機構,自行征收稅款、管理糧食和治安。街頭貼滿了“自由屬於人民”的標語,中央派出的代表團被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