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臂的動作穩定而連貫,鎖緊、焊接、通電,每一步都通過地麵與軌道的同步指令完成。
“第三環桁架安裝中。”
“核心艙電力負載上升百分之十二。”
控製終端的讀數不斷更新。
夜色下,纜索像一條直通天頂的銀線,又一批肉眼可見的光點沿其上升。
這些是第二批貨物,主要是星環空間站的外圍結構,用於安裝太陽能陣列和輻射防護板。
當它們抵達後,機械臂將其在外圍展開,把每個部件精確地插入接口,固定螺栓自動旋緊,緊接著電流通過接點,驗證導通。
“小幫手”機器人沿接縫滑行,噴出短促的藍色電弧。
巨大的太陽能陣列逐漸展開,地球的光線從另一側照來,反射出刺眼的白光,折疊框架逐節展開,像一層層搭起的腳手架。
能量控製模塊立刻接入係統,電力讀數上升到預定值。
“主環結構穩定。”
“備用供能模塊上線。”
來自地麵的工程師通過通信頻道確認數據,一項項參數被標記為“正常”。
幾小時後,來自地球的又一批貨艙抵達。
它們的推進器閃著暗紅的光點,與地球大氣層邊緣的薄藍色光帶形成鮮明對比,裝載的是氣密艙材料與生命維持係統。
自動對接係統依次啟動,兩條磁性纜索再次伸出,精準捕獲飛行中的貨艙。
艙體被牽引至固定區,機械臂接管運輸,將其送往外圍環帶的建設節點。
“貨物12對接完成。”
“開始部署氣密模塊。”
連接環閃爍綠燈,內部氣體緩慢注入,新艙室的壓力逐步上升。
比“小幫手”更加龐大的“太空工程車”簡稱“scv”無人機在艙壁間穿行,調整壓力閥與供電接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空間站的燈光逐漸增多,一圈環形燈帶順著桁架點亮,標示出新的工作區。
隨著模塊數量的增加,星環空間站的外部形態開始變化。核心艙周圍多出一圈支撐骨架,用以分擔張力。
光伏陣列已經覆蓋半個環麵,能源供應提升到原計劃的兩倍。
內部的生命維持係統被啟動,用於支持即將抵達的第一批駐站人員。
“所有軌道通信正常,第二階段施工目標確認。”
“發射窗口開啟。”
地麵滑軌再次充能,冷氣從線圈間噴出。
下一批貨艙將攜帶新的生活模塊和科研設備,繼續被送往軌道。
在遠處的海麵上,幾艘觀測艦的雷達依然在掃描。
電梯控製中心持續保持與軌道的通信,確認纜索負載與震動狀態。
星環空間站的外形在軌道上越來越清晰,從一個孤立的核心艙,變成環狀結構的雛形。
燈光沿著環帶延伸,順著地球的弧度緩緩移動,遠處的地球占據半個舷窗,藍色的光帶映照在新組裝的金屬表麵。
從馨嘉泊的地麵上仰望,可以看到許多個微小的光點正沿纜索上升又下降——那是又一批貨艙完成了它們的任務。
這些貨艙裝載的是高精度儀器與更加龐大的建設機械,將被用於下一階段的擴建。
纜索在微光中泛著淡銀的亮色,從雲層一直延伸到地平線儘頭,像一條連接海洋與宇宙的筆直通道。
在它的最頂端,星環空間站穩穩地懸在同步軌道上,發射與接收的光點在靜默中交替閃爍。
喜歡異世界傳送門,但是烈焰升騰請大家收藏:()異世界傳送門,但是烈焰升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