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發射區被燈光照得通明,電梯塔腳下的人員升降倉已經完成檢查。
艙體外殼覆著淺灰色的防護層,側麵印著“星環—01人員運輸艙”的標誌。通往艙門的登機橋已對接完畢,工作人員最後一次核對生命支持係統和座椅安全鎖。
第一批航天員、工程人員、科學家,以及由劉培茄中校率領的太空軍小隊依次登艙。
他們身穿輕型抗荷服,背部的接口與座椅的固定裝置相連,用於分擔上升時的壓力。
每個人都背著便攜氧氣包和緊急通訊模塊。艙內的空氣過濾係統發出均勻的低鳴。
“心率監測器正常。”
“姿態控製回路正常。”
“氧壓正常,座椅鎖定完畢。”
控製台前的艙務長逐一確認數據。
劉培茄坐在最前排,手臂靠在扶手上,透過舷窗看向外麵的塔基,那根筆直的纜索在燈光下向天延伸,看不到儘頭。
當所有人就位,艙門緩緩關閉,艙內燈光轉為藍色。
“升降倉將進入預加速階段,請保持固定姿勢。”
燈光變暗的瞬間,艙體底部傳來低沉的轟鳴,地板開始輕微振動,仿佛有無形的力量在將整個艙體托起。
慣性從腳底傳到胸口,眾人呼吸變得急促。
抗荷服自動收緊,氣囊在身體兩側充氣,防止血液下墜。
“加速度穩定。”
“保持姿勢。”
電磁驅動線圈在艙體外依次點亮,沿著纜索向上延伸。
劉培茄感覺到身體被壓向座椅,但振動仍在可承受範圍內。
他看了看時間——才過了四十秒。
“比訓練時還平穩。”他對旁邊的工程師說道。
“等下一段加速就知道了。”那人笑了一聲。
指示燈閃爍,廣播再次響起:“準備進入主加速段。”
隨著聲音落下,一股更強的推力從座椅下方傳來。
雖然比貨運升降艙的加速度低了三分之二,但那種持續的推力依然讓人幾乎喘不過氣。
整個艙體被電磁場拉扯著沿纜索上升,速度以每秒幾十米的幅度增加。
慣性瞬間壓在所有人身上,幾名年輕的航天員忍不住發出短促的叫聲。
抗荷服的泵壓係統急速工作,發出持續的氣流聲,幫助他們維持血壓。
艙內傳出幾聲忍不住的喊叫,混雜著笑聲和呼吸聲。
“還好嗎?”劉培茄用儘量平穩的聲音問。
有人勉強笑著回應:“比我想的猛一點!”
升降艙沿著纜索迅速爬升。地麵的燈光在視野中縮小,城市的輪廓變成模糊的光點。
艙體內部的壓力指示器緩慢變化,姿態控製係統自動調整角度。
震動逐漸減弱,隻剩下磁軌摩擦的低沉聲。
透過舷窗,能看到雲層在下方滾動。海岸線已經被晨光照亮,太陽從東邊的雲縫中升起。
速度表顯示,他們已經超過一千公裡每小時。
空氣密度下降,艙體外的溫度探針顯示數值在迅速降低。
“數據流正常,輻射值穩定。”
“高度一百二十公裡,速度每秒兩千米。”
控製中心的報告聲平靜而節奏分明。
“穩定加速階段開始。”
劉培茄感覺身體的重量在一點點減輕。抗荷服的氣囊開始放氣,柔和的氣流在腿部滑動。
窗口外,一片深藍色的弧麵映入眼簾——那是地球。
數小時後。
艙體外部的景象從淺藍變為深藍,空氣的光散射幾乎消失。
艙內的照明調成柔和模式,舷窗外出現一片漆黑的天幕,星點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