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沿岸,東協聯合軍事與戰略指揮中心。
建築群被厚厚的防熱塗層覆蓋,衛星天線在屋頂緩慢旋轉。
室外,海風帶著鹹味拍打著隔音玻璃,而室內的空氣卻一如既往地乾燥、穩定。
會議大廳位於主樓中央,呈環形布置,牆麵上是一整圈弧形顯示屏。每個座位前都有終端與資料板,標誌著來自不同委員會和成員國的代表。
會議正在進行,主題是“廣寒宮項目”。
“各位。”主持會議的軍事委員用手敲了敲桌麵,投影屏幕隨即亮起。
屏幕上浮現出一座巨大的環形空間結構。它的上半部分閃爍著標注符號,標注區域顯示為:廣寒要塞。
“項目的目標,是在月球同步軌道上建立一個可長期駐留的要塞平台。它既是防禦設施,也是科研與殖民支點。”
投影中的結構圖緩緩旋轉。中心是一座主環,外側有四個支撐模塊,分彆標注為能源、武裝、科研與通信。主環的直徑接近一公裡,核心段內部設置了聚變反應堆與大型引力控製模塊,外圍則是裝載軌道等離子炮與微型衛星發射倉。
一位來自軍事航天局的代表起身彙報:“從軌道計算上看,我們可以將要塞固定在月球同步軌道的東側拉格朗日點附近。該位置能保證月球和地球的可視通信,同時處於較穩定的引力平衡區。”
他調出一張軌道示意圖,標出了月球表麵、同步軌道、以及從地球延伸的補給線。
“要塞將通過星環空間站和星港係統進行組裝,核心艙可由目前的模塊化結構延伸製造。我們估算,三年內可完成初步框架。”
能源委員會的代表接著發言:“聚變能源由新星基地提供氘氚燃料供應。我們正在研究將氦3作為長期燃料,但這需要月球采礦計劃的支持。”
“也就是說,”來自經濟委員會的一名官員插話,“要塞一旦建成,就等於我們已經進入月球經濟圈的核心層。”
“沒錯。”發言者點頭,“它可以作為月麵殖民地、科學實驗室以及礦場的能源中樞。”
會議繼續。
畫麵上出現一門形似圓柱體的結構,末端標注為“px100超大型激光陣列”。
“要塞將搭載四門px100級激光陣列,在真空中射程可達上萬公裡,主要用於軌道防禦和深空攔截。設計能量輸出為十吉瓦級,能量來自聚變堆的副功率線。”
但這並非要塞的全部武裝。除了布置在外環、用於近程防禦的小型激光器外,主環中心還安置著一門體量更大的等離子投射器,其規模遠超px100。
它以軌道為平台,借助聚變反應堆提供的巨大能量,生成並約束高能等離子流,通過磁約束和引力場引導,把等離子射流定向投射到遠端目標。
設計上,這束等離子流能夠在穿透大氣後釋放極高的熱能和衝擊波,摧毀地麵上的固定設施、關鍵設備或工業節點。
由於能量來自要塞自身的聚變供給,射程與打擊持續性遠超以往任何戰略武器。
更為重要的是,安置在月球同步軌道的位置賦予了它獨特的覆蓋能力,由於月球同步軌道與地球自轉的同步關係,要塞的火力可以在長時間窗口內瞄準地球上幾乎任意緯度與經度的固定地點,形成一種幾乎無法回避的打擊威懾。
與會人員在屏幕上看著覆蓋圖與射程帶,討論隨即轉向使用規則、交戰限製與多方驗證機製。
技術組在旁邊列出環境效應與後果評估,而戰略層麵則提出如何將這種遠程能力納入防禦與外交框架,避免因單次使用引發不可控的連鎖反應。
屏幕切換至一組數據:測試日期、功率參數、磁約束模型。
“要塞在完成防禦體係後,還將具備深空監測與中繼功能。”主持人繼續,“它可以在同一軌道帶上設立多座子平台,形成‘廣寒網絡’,覆蓋月球與地月空間。”
“也就是說,這不僅僅是一座要塞,而是一條太空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