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泰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鄭公……好學問!”
說罷,再也無法維持風度,猛地一甩袖袍,轉身大步離去,那背影因極力壓抑的憤怒而顯得有些僵硬。
魏征麵無表情地看著李泰離去的身影,輕輕撣了撣官袍上並不存在的灰塵,仿佛剛才隻是拂去了一隻惱人的蒼蠅。
他抬頭望向太極宮的方向,目光深邃,最終化作一聲幾不可聞的歎息,邁著沉穩的步伐,獨自走向宮外。
這大唐的朝堂,風雨欲來啊。
魏王與太子在殿外那場短暫卻鋒芒畢露的交鋒,很快便傳到了大唐權力最核心的所在——甘露殿。
禦座之上,李世民剛剛批閱完幾份緊急奏章,正揉著發脹的額角。
一名低眉順眼的小太監悄無聲息地步入殿內,跪伏在地,用極其精準且不帶任何個人色彩的語言,將魏王李泰如何“關切”太子,太子如何憤而離去,以及鄭國公魏征如何引用《仲虺之誥》回應魏王招攬的經過,原原本本地複述了一遍。
李世民聽著,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仿佛在聽一件與己無關的朝野趣聞。
直到小太監說完,屏息凝神地伏在地上,他才緩緩抬起手,隨意地揮了揮。
小太監如蒙大赦,連忙叩首,躬身退出了大殿,仿佛多留一刻都會窒息。
內侍總領張瑾小心翼翼地捧上一杯剛剛沏好的溫茶,輕輕放在禦案邊緣。
李世民沒有去碰那杯茶,他的目光似乎沒有焦點地落在虛空中的某一點,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光滑的紫檀木桌麵。
良久,他才仿佛自言自語般地低聲呢喃,那聲音輕得幾乎要消散在空氣裡,卻又帶著千鈞之重:
“張瑾,你說……若是青雀將來坐了這儲位,他……可能對其兄長,做到兄友弟恭?”
“噗通!”
侍立一旁的張瑾聞聽此問,嚇得魂飛魄散,雙腿一軟,直接跪倒在地,額頭緊緊貼著冰冷的金磚,渾身篩糠般顫抖起來,連話都說不利索了:“陛——陛下!老奴愚鈍——豈敢——豈敢妄議此等——此等社稷大事!”
他一個閹人,縱然是天子近侍,又豈敢對此置喙半字?一句話說錯,便是粉身碎骨的下場!
李世民似乎並未期待他的回答,或者說,他本就是在問自己。
他看著嚇得幾乎癱軟在地的張瑾,眼中閃過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神色,有疲憊,有審視,或許還有一絲身為帝王的孤寂。
他並未怪罪,隻是淡淡道:“起來吧,朕隨口一問罷了。”
張瑾這才戰戰兢兢地爬起來,依舊低垂著頭,不敢再看天子一眼,心中猶自後怕不已。
就在這令人窒息的氣氛稍稍緩解之際,殿外傳來內侍輕柔的通報聲:“陛下,韋貴妃娘娘在外求見,言說見陛下操勞,特親手熬了安神的蓮子羹送來。”
李世民聞言,眉宇間的凝重似乎消散了些許,他調整了一下坐姿,語氣恢複了平常:“讓她進來吧。”
張瑾暗暗鬆了口氣,韋貴妃來得正是時候,總算打破了剛才那要命的話題。
殿門輕啟,環佩叮當,身著華美宮裝、風韻猶存的韋貴妃款步而入,手中捧著一個精致的食盒。
她笑容溫婉,舉止得體,向李世民盈盈一禮:“臣妾參見陛下。聽聞陛下連日操勞,特備了些清淡的羹湯,望陛下能略作品嘗,保重龍體。”
李世民臉上露出些許緩和的神色,點了點頭:“愛妃有心了。”
韋貴妃親自將食盒中的白玉碗取出,奉到禦前。蓮子羹的清香在殿內彌漫開來,暫時驅散了先前那無形卻沉重的政治硝煙。
喜歡夢回貞觀,我成王珪次子請大家收藏:()夢回貞觀,我成王珪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