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皇權詭譎_夢回貞觀,我成王珪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4章 皇權詭譎(1 / 2)

王玉瑱的馬車尚未駛回太原王氏那朱漆高門府邸,他於白鷺詩會上那首譏諷鄭旭的詩,卻已像長了翅膀一般,借著在場眾多文人墨客與世家子弟之口,以驚人的速度傳遍了長安城的每一個角落。

這些詩句,因其極致的辛辣與精準的嘲諷,以及背後牽扯的滎陽鄭氏與太原王氏兩大頂尖門閥的公子,迅速成為街頭巷尾、酒肆茶樓最炙手可熱的談資。

人們津津樂道於“酒謫仙”的才思敏捷與狂放不羈,更竊笑著鄭旭的自取其辱與狼狽退場。這已不僅僅是一首詩,更是一樁轟動長安的風流公案。

而這股風,也以最快的速度,吹進了重重宮禁,悄然落在了大唐天子李世民的禦案之上。

兩儀殿內,燭火搖曳。李世民拿著內侍呈上來的、抄錄著那首詩的紙箋,反複看了幾遍,臉上看不出喜怒,唯有指尖在“爭腐鼠”和“井底蛙”幾個字上輕輕敲擊著。

侍立在一旁的心腹近臣,如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也都已知曉此事,屏息靜氣,等待著天子的反應。

良久,李世民緩緩放下紙箋,嘴角竟勾起一絲難以察覺的弧度,但那笑意並未抵達眼底,反而透著一股深沉的寒意。

“好一個‘酒謫仙’,好一個‘笑看人間井底蛙’。”李世民的聲音在寂靜的殿中響起,帶著一種玩味的語氣。

“王珪的這個兒子,倒是比他老子,更多了幾分棱角。”

他站起身,踱步到懸掛著巨大輿圖的屏風前,目光仿佛穿透了宮殿,俯瞰著整個大唐疆域,以及盤踞其上、根深蒂固的世家門閥。

“五姓七望……”他低聲念著這四個字,如同在咀嚼一塊堅硬的骨頭。

這些傳承數百年的世家大族,壟斷經學,把持仕途,互通婚姻,隱隱形成國中之國,一直是李世民心頭一根難以拔除的刺。

他需要借助他們的力量治理國家,卻又無時無刻不想著削弱他們,將權力真正收歸中央。

“陛下,”房玄齡謹慎開口。

“王家二郎此詩雖狂,卻也隻是少年意氣之爭,若因此引發王氏與鄭氏……”

“意氣之爭?”李世民打斷他,轉過身,眼中精光閃爍,“不,這不僅僅是意氣之爭。這是裂痕!”

他走到禦案前,手指重重地點在那首詩上:“滎陽鄭氏,太原王氏,皆是五姓七望中的翹楚。他們向來同氣連枝,互為表裡,共同進退,以此抗衡朝廷。”

“可如今,他們最出色的年輕一代,卻在這大庭廣眾之下,結下如此深刻的梁子!王玉瑱這首詩,等於將鄭氏的臉麵踩在了地上!鄭家能善罷甘休?王家能輕易低頭?”

他越說,語氣越是篤定:“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他們自己遞上來的刀子!”

長孫無忌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接口道:“陛下的意思是……順勢而為,將這把火燒得更旺?讓這私怨,變成兩家,乃至整個山東士族集團內部的紛爭?”

“不錯!”李世民目光銳利,“他們不是鐵板一塊嗎?朕倒要看看,在真正的利益和臉麵衝突麵前,這‘同進退’能維持多久!傳朕旨意……”

他沉吟片刻,迅速做出決斷。

“其一,對此詩,朝廷不作任何公開評價,但可讓禦史台的人,在合適的場合,‘無意’中表達對王氏子弟維護家族聲譽之舉的‘理解’,甚至可稍加讚譽其‘風骨’。”

這是暗中的煽風點火,抬王抑鄭。

“其二,近期吏部考核,對王氏一係官員,隻要無大過,考評可酌情從優。對鄭氏一係,則需更加‘嚴格’。”

這是用實際利益進行分化拉攏,製造不公,加劇矛盾。

“其三,”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冷光,“令百騎司密切注意鄭、王兩家,以及其餘幾家的動向,尤其是他們之間的往來、聯絡,朕要第一時間知曉。”

他要掌控這場風波的每一個細節,隨時準備添柴加火。

“朕要讓他們鬥!”李世民的聲音帶著帝王的冷酷與決斷。

“他們鬥得越凶,彼此猜忌越深,朕這皇位,才坐得越穩!這盤根錯節的五姓七望,才有被逐一擊破的可能!”

殿內眾臣心中凜然,皆知皇帝這是要借力打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王玉瑱那首出於各種複雜原因脫口而出的詩,此刻已不再僅僅是文人間的口舌之爭,而是被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巧妙地置於了帝國權力博弈的棋盤上,成為了一枚足以攪動風雲的棋子。

而此刻,尚在歸家途中、心神不寧的王玉瑱,還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然卷入了怎樣一場由皇帝親手推動的、針對整個世家集團的暗流之中。

他更不會知道,他和他所在的家族,即將麵臨怎樣的風浪。

……

馬車在王府門前停穩,王玉瑱幾乎是立刻掀簾而下,腳步未停,徑直穿過重重庭院回廊,向著自己與楚慕荷的院落疾步走去。


最新小说: 外灘渡劫?我749身份曝光了! 多了一道 重生:我的青梅和竹馬 風裡雨裡不如有你 從愛情公寓開始製作神劇 綜各世界組邪門cp 奧術徽記 下山複仇,我是世間最後的龍王 雙界非命 妾室出逃後,清冷權臣強娶豪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