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王珪獨自坐在燈下,眉頭微鎖。
他預感到,一場因年輕一輩意氣之爭而引燃的火焰,很可能將燒遍整個關隴和山東的世家陣營。太原王氏,這一次,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是福是禍,猶未可知。
從東跨院書房出來,夜風帶著涼意,吹散了王玉瑱心頭的些許沉鬱,卻吹不散那更深層的迷茫與對家族牽連的歉疚。
他踏著月色,心事重重地往自己院落走,卻遠遠瞧見自己院門外立著一個熟悉的身影。
竟是大哥王崇基。
王崇基並未進去,隻是負手站在那株老槐樹下,似乎專程在等他。月光灑在他敦厚穩重的麵容上,帶著一種令人安心的平和。
“大哥?”王玉瑱有些意外,快步上前,“你怎麼在此?可是尋我有事?”
王崇基轉過身,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拍了拍他的肩膀:“沒什麼要緊事,剛從父親那邊過來,順道看看你。聽說你從詩會回來,就被父親叫去了書房?”
王玉瑱點了點頭,神色間難免露出一絲倦怠和鬱色:“是,將今日詩會與鄭旭衝突之事,稟明了父親。”
王崇基與他並肩往院裡走,語氣輕鬆地說道:“事情我已聽說了些。那鄭旭自取其辱,怪不得你。你那首詩……”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激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王崇基卻並未深談詩作本身,而是轉而寬慰道,“倒是罵得痛快!咱們王家的人,豈能任人欺辱而無動於衷?”
他停下腳步,認真地看著王玉瑱:“玉瑱,不必將此事過於放在心上。文人有些意氣之爭,再正常不過。父親方才想必也已說過,此事關乎家族顏麵,你應對得並無不妥。”
“至於後續……自有父親和家族長輩們應對籌劃,你還年輕,不必將千斤重擔都壓在自己肩上。”
他的話語沉穩而有力,帶著長兄如父般的擔當和撫慰:“我們太原王氏立世數百年,什麼風浪沒有見過?豈會因小輩間一首詩便亂了陣腳?”
“你如今最要緊的,是照顧好慕荷,讓她安心養胎,這才是我們王家眼下最大的喜事和未來的希望。”
他拍了拍王玉瑱的臂膀,笑容寬厚:“放寬心,天塌不下來。就算真有什麼,也有為兄在前麵替你擋著。回去好好歇著,莫要讓這些瑣事擾了心神,反讓慕荷擔憂。”
王崇基這番話,如同溫潤的泉水,悄然滋潤了王玉瑱乾涸焦躁的心田。
他沒有追問細節,沒有分析利害,隻是用最樸素的兄弟情誼和家族擔當,告訴他“不必怕,有我們在”。
看著兄長真誠而可靠的眼神,王玉瑱心中那因為身份迷思和家族壓力而繃緊的弦,稍稍鬆弛了一些。
他點了點頭,聲音有些哽塞:“多謝大哥。”
“自家兄弟,何必言謝。”王崇基笑了笑,“快進去吧,夜裡風涼。”
目送著王玉瑱走進院門,王崇基臉上的笑意才慢慢斂去,望向夜空的目光多了幾分深沉。
他自然知道此事絕不似他說的那般輕巧,背後的漩渦隻怕才剛剛開始旋轉。
但作為長子,作為兄長,他願意將風雨擋在身後,讓弟弟能有一方暫時的安寧。這或許,便是世家子弟在享受門蔭之外,必須承擔的責任與溫情。
喜歡夢回貞觀,我成王珪次子請大家收藏:()夢回貞觀,我成王珪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