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場風波,因他而起,如今,卻需要他們夫婦二人,共同去麵對,去化解。
……
馬車在青石板上碌碌行駛,車廂隨著行進微微搖晃。
楚慕荷端坐著,雙手交疊放在微隆的小腹上,目光看似平靜地望著晃動的車簾,內心卻是一片翻江倒海。
她要去救崔魚璃,這是真心的。
聽聞一個鮮活的生命因不堪流言而決意赴死,她無法不動容,無法不生出憐憫。
那日在客棧初見,崔魚璃病得昏沉,卻依舊能看出那份被嬌養卻並不蠻橫的純真,她們曾有過短暫的、愉快的交談。那樣一個女子,不該如此凋零。
但這番前往,除了公義與憐憫,楚慕荷心底還藏著一份不足為外人道,甚至對自己都難以完全啟齒的私心。
她的指尖無意識地輕輕劃過衣料上精致的繡紋。
這身華服,這侯門深院的生活,這一切……本不該屬於她。
她本是鄉野田埂間長大的丫頭,機緣巧合被巨商羅氏收養,才有了幾分見識,學了規矩。可她知道,在那些真正的世家眼裡,她終究是根基淺薄的浮萍。
後來,王玉瑱的原配夫人病故,羅家為了不斷了與太原王氏這條線,才將她認作義女,送到了王玉瑱身邊,從一個身份尷尬的養女,變成了世家公子的妾室。
她是幸運的,王玉瑱待她極好,並非隻視作玩物。
可她也清醒地知道,以王玉瑱的身份,太原王氏嫡子的正妻之位,不可能永遠空懸,更不可能由她這個出身不明的“義女”來占據。
他遲早要續弦,要迎娶一位門當戶對、能為家族帶來助力的世家貴女。
想到這裡,楚慕荷的心便微微抽緊。
與其將來是一位不知性情、不知深淺、或許會視她和她的孩子為眼中釘的陌生女子入主中饋,為什麼……不能是崔魚璃呢?
她見過崔魚璃。在客棧裡,崔魚璃病中脆弱卻依舊保持著世家女的教養與善良,看向王玉瑱時,那眼神裡有感激,有仰慕,清澈得不容汙穢。
楚慕荷知道,這樣的女子,心中有丘壑,亦有底線,絕非那些心胸狹窄、善於內宅傾軋之人。
更重要的是,她隱隱有種感覺,若崔魚璃成為王玉瑱的正妻,定能容得下她,容得下她腹中的孩子。
崔魚璃的驕傲,不會允許自己去做迫害妾室庶子那般下作的事情。她的孩子,在崔魚璃手下,至少能平安長大,不至於被悄無聲息地抹去。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這個念頭像烙印般刻在她心底。她輕輕撫摸著腹部,感受著裡麵那個小生命的悸動。
這是她和玉瑱的血脈,是她在這深宅大院中,除了玉瑱的寵愛外,唯一的、真正的依靠。
她要為這個孩子,鋪一條儘可能安穩的路。哪怕這條路,需要她親手,將另一個可能分走丈夫心意的女人,推到丈夫身邊。
一絲苦澀漫上舌尖,如同吞下了未熟的青梅。誰願意將自己心愛的男人推向彆人?
每當想到王玉瑱將來會對另一個女子展露溫柔,會與另一個女子生兒育女,她的心就像被細密的針紮般刺痛。
她愛他,深入骨髓。可正是因為這愛,以及更沉重的母愛,她必須理智,必須算計。
她深吸一口氣,將那股酸澀強行壓下。眼神重新變得堅定而柔和。
她掀開車簾一角,望著窗外飛速掠過的街景。這次去崔府,她不僅要勸崔魚璃活下來,或許……也要在恰當的時機,隱晦地傳遞一份善意,一份來自未來可能“姐妹”的接納。
她要讓崔魚璃知道,在這冰冷的流言和家族壓力之下,至少還有一處,是可以容身的。
為了玉瑱的後宅安寧,更為了她腹中孩兒的未來,她願意去做這個“賢惠”的妾室,去促成這段“合適”的姻緣。哪怕,這需要她親手在自己的心口,刻下一道永不愈合的傷痕。
馬車在崔府門前緩緩停下。楚慕荷整理了一下情緒和衣飾,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擔憂與溫婉,在王玉瑱的攙扶下,穩步下車。
她即將踏入的,不僅是崔家的府邸,也是一場關乎她未來命運的無形博弈。而她的武器,是她的善良,她的智慧,以及那份深藏心底、甘願犧牲部分自我以換取孩子安穩的、沉甸甸的母愛。
喜歡夢回貞觀,我成王珪次子請大家收藏:()夢回貞觀,我成王珪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