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見孔穎達竟願親自為王玉瑱執筆,龍顏大悅,當即撫掌笑道:“好!有此佳話,今日之宴更添風采!來人,為孔祭酒備上筆墨!”
王玉瑱沉吟片刻,還是決定將王維的詩借用一下!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向鳳池頭。
當王玉瑱那首《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由孔穎達蒼勁的筆觸謄寫完畢,內侍高聲吟誦而出時,整座太極殿陷入了一片短暫的寂靜。
那詩句如畫卷般徐徐展開: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字字珠璣,氣象萬千,將大唐的莊嚴與帝國的恢弘渲染得淋漓儘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片刻的沉寂之後,李世民率先擊案而起,朗聲大喝:“好!好一個‘萬國衣冠拜冕旒’!此句道儘我大唐氣象!”
聖心一悅,滿殿文武也隨之從震撼中回過神來,讚歎之聲頃刻如潮水般湧起。
眾人看向王玉瑱的目光徹底不同。
此前或許還存有幾分對“酒謫仙”之名的疑慮,此刻已儘數化為心折。能在如此短促的時間內,寫出這般格局宏大、對仗工穩、意蘊非凡的七律,非曠世之才不可為。
長孫皇後靜坐於禦座之側,望向殿中那道卓然不群的身影,眼中欣賞之意愈濃。此子不僅容貌俊逸,才情更是驚豔至此。
她心中不由泛起一絲罕見的惋惜:如此如玉君子、棟梁之材,可惜自己膝下已無適齡待嫁的公主,否則,定要將他招為駙馬,牢牢係於皇室才是。
詩作既成,滿堂皆驚。李世民聖心大悅,撫掌再三,這除夕夜宴也在這等絕世詩篇中達到了真正的頂峰,漸近尾聲。
孔穎達愛不釋手地捧著那墨跡未乾的詩帖,正欲小心翼翼地卷起收歸己有,卻聽禦座之上傳來一聲帶著笑意的阻攔:
“孔卿且慢!”
李世民目光灼灼,直盯著那幅詩帖,語氣雖是商量,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此等佳作,當置於案頭,時時品鑒。且先留在宮中讓朕欣賞幾日,細細揣摩其中氣象,過些時日,朕定然派人完好無損地送回貴府。”
孔穎達手捧詩帖,一時遞出不是,收回更不是,隻得麵露苦笑,躬身領命。他心下雪亮,陛下這“借閱”幾日,隻怕是遙遙無期了。
殿內眾臣哪個不是人精?見此情景,皆心照不宣地交換著眼神。
那首詩,氣象萬千,深得帝心,一旦入了這大內深宮,如同明珠投暗……不,是如同龍歸大海,哪裡還有重回孔府書齋的道理?這“八成回不去了”的共識,在無聲的眼波流轉間已傳遞了整個太極殿。
喜歡夢回貞觀,我成王珪次子請大家收藏:()夢回貞觀,我成王珪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