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吳王李恪_夢回貞觀,我成王珪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55章 吳王李恪(1 / 2)

散朝之後,下朝的官員們或騎馬或乘車,陸續離開皇城。

王珪因年事已高,加之近年來身體確有不逮,早已習慣了乘坐一輛並不奢華卻頗為寬敞的馬車代步。

他正靠坐在車內閉目養神,思索著今日朝會上關於祭祀典禮的細節,車輪碾過青石板的轆轆聲單調而規律。

忽然,馬車微微一頓,緩緩停了下來。車夫在外恭敬稟道:“家主,前方是吳王殿下,殿下見是您的車駕,特意下馬了。”

王珪聞言,立刻收斂心神,掀開車簾一角。

果然看見一位身著親王常服、身姿挺拔矯健的年輕皇子正立於道旁,其坐騎由侍從牽著。

正是三皇子,吳王李恪。

李恪見到王珪探出頭,未等這位老臣有所動作,便搶先一步,拱手施了一禮,聲音清朗,態度恭敬卻不顯諂媚:“小王見過王尚書。”

王珪見狀,連忙示意車夫放下腳凳,準備下車鄭重還禮。雖說他是朝廷重臣,但對方畢竟是親王之尊,禮不可廢。

“王尚書不必多禮!”李恪見狀,連忙快步上前,虛扶了一下,語氣誠懇,“您是老臣,年高德劭,近日又為國事操勞,身子要緊,這些虛禮就免了吧。小王隻是見是您的車駕,理當問候。”

他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既表達了對老臣的尊重,又顯得體貼入微,絲毫沒有憑借皇子身份拿腔作調,也沒有因為王珪如今身居要職又與魏王親近而刻意巴結。

王珪見他態度真誠,便也不再堅持下車,就在車上微微欠身還了半禮:“老臣多謝殿下體恤,殿下這是要入宮?”

李恪含笑答道:“是,正要入宮向母妃請安。不敢耽擱王尚書回府歇息,小王就此彆過。”

他言行乾脆利落,再次拱手一禮,便轉身利落地翻身上馬,動作瀟灑流暢,對著王珪微微頷首,隨即輕叱一聲,帶著幾名侍從,縱馬向著宮門方向而去,馬蹄聲清脆,漸行漸遠。

王珪放下車簾,坐回車內,心中卻不禁泛起波瀾。他透過車窗,望著李恪那英挺不凡的背影,暗自點了點頭。

這位吳王李恪,與魏王李泰的博學宏詞、善於結交文士不同,李恪的文采雖不及李泰那般炫目,卻也屬上乘。

更難得的是,他並非隻知讀書的文弱書生,而是弓馬嫻熟,通曉兵事,曾多次隨駕狩獵,表現出的勇武與韜略,在眾皇子中堪稱翹楚。

可以說,是一位難得的能文能武的全才。

觀其言行,不卑不亢,待人接物,頗有章法,更兼文武兼備,若論才具品貌,實乃……一個念頭在王珪腦中閃過。

然而,這個念頭僅僅是一閃,便被一聲無聲的歎息所取代。他的目光變得深邃而複雜,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惋惜。

可惜啊,可惜……其生母偏偏是楊妃娘娘。

楊妃,隋煬帝之女,身負前朝帝胄血脈。

這個身份,在尋常人家或許是值得誇耀的資本,但在爭奪大唐儲位之時,卻成了最致命的原罪。

那些跟隨陛下打下江山的關隴勳貴,尤其是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外戚集團,是絕不可能容忍一個流著前朝皇室血液的皇子,登上這大唐天子之位的。

那會讓他們感到不安,感到威脅,甚至會動搖國本。

想到這裡,王珪緩緩閉上了眼睛,將那份惜才之意深深埋入心底。

朝局如棋,人心似海,有些界限,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逾越的。

李恪越是優秀,他的出身,反而會讓他未來的路途,更加坎坷,甚至凶險。

……

用過韋貴妃送來的蓮子羹,李世民覺得胸腹間暖融舒適,連日批閱奏章帶來的疲憊似乎也消散了幾分。

他擱下朱筆,起身在殿內踱了幾步,想著去殿外透透氣,消消食。

侍立一旁的張瑾最是善於察言觀色,見陛下有此意,便適時地低聲稟道:“陛下,方才老奴聽聞,吳王殿下入了宮,此刻正在楊妃娘娘宮中問安。”


最新小说: 風水王者歸來 虐文崩壞後,病嬌男主跪求我愛他 唯有幽愁暗恨生 晚清三傑恩仇錄 開局反殺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 青銅賬簿與鐵王座 穿越水滸傳之謀逆 禦獸之我真不是天才 修真萬年之我的傻婿人生 表嫂守寡後,卻做了我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