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猴族雖隻有兩百多人,但他依然想著要把鐵煉出來。
鐵出來了,跟食人族鬥爭,也就有了武器。
這件事壓在田宇心頭,他是一定要做好的。然而,虎健阿爸卻感到為難。
“大長老,我燒過陶罐,燒過石灰,燒過木炭,燒這些溫度都不高,爐子也沒這麼大。但你說煉鐵要燒到二千度以上,那真的很難做到。”
“是很難辦,白天我們建了一個水車鼓風機,就是向高爐裡壓送氧氣的。有了足夠的氧氣,這木炭就燒得快,高爐裡的溫度就升的高。”
虎健阿爸點頭承認這點。
“你白天就跟我說過氧氣的作用,我知道靠鼓風機是能加快燃燒,但我還是擔心這高爐會燒塌。”
虎健阿爸看著白天建的一層多高的爐子,還是有些擔憂。
田宇順著阿爸的眼光,瞧著這4米高、直徑有2米寬的像腰鼓一樣的煉鐵高爐,心裡也有些緊張。
爐腹直徑最大,向上向下逐漸收縮,這種結構有利於爐氣和爐料的分布,但也增加了坍塌的風險。
這爐子如果處理不好,突然塌掉,是會死人的。
然而,他沒有辦法回避。
為了讓煉出的鐵水能一次性澆灌出農具和車軸,田宇打算先做一些模具,等鐵水一出來,直接倒進模具中,冷卻下來就能得到農具和車軸了。
田宇知道虎健阿爸的手很巧,就叫他按打印出來的圖紙,用粘土和砂做一些模具。
農具的樣子並不複雜,用粘土和砂完全可以圍成一個模型,把鐵水灌到裡麵去就能凝結成農具。
不過,馬車的軸承可不好做。
馬車的車輪是圍繞一根固定的車軸旋轉的。為了防止車輪內圈與車軸直接摩擦,得在車輪的轂內安裝一個金屬的“襯套”,這就是軸承。
車軸則穿過這個軸承。
摩擦發生在車軸和軸承之間,因為金屬更耐磨,打上潤滑油後轉動得更快,所以馬車就必須做好這些器具。
田宇想著先用陶土製作一個與所需軸承外形一致的模型。然後將模型壓入由粘土和細砂混合製成的沙盤中,取出模型後,沙盤中就留下了軸承形狀的空腔。
對於中空的軸承,還需要在空腔中心製作一個泥芯,以形成中空的部分。
這個軸承模具要求很精細,田宇按著威威打印出來的圖紙做的,尺寸也做精準了。
等鐵水燒出來後,就可以澆灌的模具中,直至充滿整個空腔,那軸承也就能做出來了。不過,按照威威的介紹,這鑄造出來的軸承內孔非常粗糙,尺寸也不精確。必須進行精加工。
還需要使用一種叫做“鏜鑽”的工具。這通常是一個固定在架子上、帶有切削刃的鋼製工具,通過旋轉這個工具,一點點地將內孔切削到所需的尺寸和光潔度。這是保證軸承能夠順暢轉動的關鍵步驟。
另外,還要在軸承上鑽出用來加潤滑油的孔洞和分布油脂的溝槽。而這潤滑油暫拿豬油來充當吧。在軸承和車軸摩擦表麵形成油膜,大大減少磨損和發熱。
為了做好這個步驟,田宇又做了一個澆鑄“鏜鑽”的模具,這樣軸承和鏜鑽都出來了。
一次瀟瀟出來後,再用鏜鑽來切削軸承。
還是虎健阿爸有經驗,沒花多少時間,這些模具都做好了,就等著燒高爐了。
銥星球的晚上,本來隻有星光的,但今夜的靈猴族洞口外,已經燒起了幾堆篝火,把四周照得通明。
現在技術隊的人正在準備著煉鐵的原料。
一隊人在用手持式鑽機把礦石破碎,並篩分成大小均勻的塊狀。太大的塊不易熔化,太小的粉末會堵塞氣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