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成的命令如同在緊繃的琴弦上定下了音準,“巡天”號這艘龐大的修真巨艦,開始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近乎“龜息”的模式運轉起來。
熾白的能量護罩光芒被壓製到最低,隻維持著最基本的物理偏轉力場,艦體表麵所有閃爍的符文儘數黯淡,連內部循環的靈能流都被約束在核心經絡之中,最大程度減少外泄。它不再像一顆閃耀的星辰,而是化作了一塊在星海中緩慢漂移的、冰冷的隕石,悄然滑向那片位於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由無數破碎天體構成的廣闊小行星帶。
選擇此處駐紮,是穆成深思熟慮的結果。小行星帶內物質分布複雜,引力場紊亂,各種宇宙射線和粒子流被不斷反射、折射,形成了天然的“信息迷霧”,能有效乾擾絕大多數基於能量和物質掃描的探測手段。同時,這裡距離地球約在23個天文單位之間,既保證了在“巡天”號強大觀測手段下對地球的持續監視,又留下了足夠的戰略緩衝空間,以便在遭遇不可抗危險時能夠迅速遁走。
艦橋內,主屏幕被分割成數十個不同的畫麵。大部分是關於“巡天”號自身狀態以及周邊小行星帶環境的監測數據,而在屏幕一角,一個被特意縮小、卻始終存在的窗口,正顯示著遠方那顆灰敗星球——地球的實時影像,以及更遠處,那個幾乎與黑暗星空融為一體、需要極高靈敏度探測器才能捕捉到的黑暗圓球。
它依舊靜止,仿佛亙古如此。
“潛淵模式啟動完成,靈能波動衰減至基準值百分之零點七,信息輻射強度低於背景噪音水平。”負責艦船操控的弟子低聲彙報,聲音在刻意壓低的氛圍中顯得格外清晰。
穆成微微頷首,目光卻未曾離開那個黑暗圓球的影像。他知道,這種隱匿並非絕對。對方那種涉及規則層麵的探測手段,未必會被簡單的物質和能量隱藏所欺騙。這更像是一種姿態,一種表明“無害”或“非威脅”的低調,以期避免再次刺激那個未知的存在。
“探索組,報告情況。”他沉聲道。
另一名弟子立刻回應:“超遠程‘諦聽’陣列已布設完畢,共三百六十個核心監聽單元,覆蓋地球全頻段電磁波及引力波殘餘輻射。‘窺虛法眼’網絡已擴散至近地空間外圍,進入被動信息接收模式,開始捕捉可能存在的‘曆史回響’碎片。”
所謂的“曆史回響”,並非真正的聲音,而是某些重大事件在時空結構上留下的微弱印記,或是極高密度信息在極端條件下殘留的“幽靈信號”。在靈機絕滅之地,這是探尋過去真相可能存在的、為數不多的途徑之一。
“分析組,進展如何?”
“回稟長老,宗門秘閣相關典籍正在加速解析比對。目前已初步篩選出十七種可能與‘文明閾值’、‘天罰’、‘紀元終結’相關的上古傳說或禁忌記載,正在建立分析模型。同時,我們對之前遭遇反擊時收集到的空間畸變數據、以及那‘陰影’吞噬能量時產生的規則擾動進行深度解析,嘗試逆向推導其力量運行的部分原理,但……進展極其緩慢,其涉及的知識層麵遠超我等認知。”
穆成對此並不意外。若對方的力量如此輕易便被理解,那古星人類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破障小組,由秦嶽彙報。”
秦嶽上前一步,他臉色依舊有些蒼白,但眼神銳利如刀:“長老,我等初步研判,常規能量及物質攻擊對其完全無效。目前設想三個方向:一,製造信息層麵的‘迷霧’或‘偽源’,乾擾其判定機製,為我等爭取時間。二,研究短時、小範圍的‘規則錨定’符陣或法器,嘗試在其發動‘降維’侵蝕時,強行穩定局部空間規則。三,尋找其可能存在的‘信息接收’或‘邏輯處理’節點,若能找到,或可以特定‘道韻’或信息流進行乾擾乃至超載。”
他頓了頓,補充道:“然,此三者皆需大量試驗與推演,且……風險極高,任何主動的規則層麵試探,都可能被視為挑釁而招致毀滅性打擊。”
“謹慎推進,以理論推演和微型法陣模擬為主,非有七成以上把握,不得進行實體測試。”穆成下達了明確的指令。他知道這是在刀尖上跳舞,但彆無選擇。
時間在一種高度緊張而又表麵平靜的氛圍中流逝。“巡天”號如同一頭受傷的巨獸,蟄伏在碎石帶中,默默舔舐傷口,積蓄力量,同時將無數感知的觸角,小心翼翼地伸向那片死亡的祖地。
數日過去,對地球的被動監聽和信息捕捉,收獲微乎其微。除了宇宙背景輻射和星球本身衰變產生的微弱信號,幾乎捕捉不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那顆星球,仿佛連“過去”都被徹底抹除乾淨了。
直到第七天的輪值結束時,負責監控“諦聽”陣列的一名年輕弟子,忽然發出一聲輕咦。
“長老,有異常!檢測到一段……極其微弱的、結構異常的……信息流碎片!”他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激動,“來源……並非地球表麵,而是……其陰影麵後方,靠近原本月球軌道的一片虛無區域!信號特征……不屬於任何已知能量或物質波動,更像是一種……純粹的、結構化的‘信息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發現,瞬間打破了“巡天”號內壓抑的平靜!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過來。穆成身影一閃,已出現在那名弟子身後,目光緊緊盯住屏幕上那一段被放大、解析的詭異波形。那波形雜亂中帶著某種難以言喻的規律性,仿佛某種無法理解的密碼。
不是能量殘留,不是物質信號,而是……“信息包”?
是古星人類文明最後時刻發出的求救信號?是某種自動防禦機製發出的警告?還是……那“肅正協議”本身,留下的某種“日誌”或“標識”?
“能解析其內容嗎?”穆成沉聲問道。
“無法直接解析,其編碼方式完全未知,結構層級遠超我宗所有信息秘法。但……其信息密度極高,且似乎具備某種……自我維護的穩定性,才能在虛空中殘留如此之久未被徹底湮滅。”分析弟子快速回答。
穆成凝視著那斷斷續續、仿佛風中殘燭般的信號碎片,眼神深邃。
終於,在死寂的灰燼中,找到了一顆與眾不同的“火星”。
無論這“火星”帶來的是希望,還是更深的絕望,這終究是他們踏入這片死亡星域後,第一次真正觸及到可能與“真相”相關的事物。
“鎖定信號源區域,提高‘諦聽’陣列對該區域的監聽優先級。調動三成‘窺虛法眼’,向該區域靠攏,進行多層次、無源掃描。通知分析組,集中所有算力,嘗試破解此信息包結構!”
命令迅速下達。
探索,在付出了慘重代價後,終於憑借著極致的謹慎和一絲運氣,窺見了一條可能通往迷霧深處的、極其細微的路徑。然而,所有人都明白,打開這扇門,後麵等待他們的,未必是寶藏,更可能是通往更深地獄的入口。
那顆黑暗的圓球,依舊在遠方的星空背景下,沉默地懸浮著,仿佛在冷眼旁觀著這群渺小生靈徒勞的努力。
喜歡地球之重啟請大家收藏:()地球之重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