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駛進站台時,林風正對著手機屏幕上的彆墅圖片出神。
屏幕裡的三層建築藏在市郊的山坳裡,灰磚外牆爬滿爬山虎,地下室的通風口被茂密的灌木叢遮擋。
這是他在飛機上篩選了三十多個房源後敲定的目標,距離市中心二十公裡,既避開人群密集區,又能通過一條隱蔽的盤山公路快速抵達。
“下車的乘客請帶好行李。”
廣播裡的提示音將他拉回現實。
林風背起帆布包,隨著人流走出車站,晚秋的陽光透過站台頂棚的縫隙灑下來,在地麵投下斑駁的光影。
他掏出手機,劉雨晴的消息還停留在未讀狀態:“派對定在後天晚上八點,在星光ktv,一定要來哦~”
指尖懸在刪除鍵上方三秒,終究還是按了鎖屏。
他攔了輛出租車,報出房產中介的地址:“師傅,去城東的安家地產,越快越好。”
中介小李看到林風時,眼睛亮得像藏了燈泡:“林先生您可算來了!我按您的要求挑了三套彆墅,都帶地下室,產權清晰,最重要的是——”
他壓低聲音,“有套急售,業主移民,掛牌價三百二十萬,比市價低了近五十萬。”
林風接過平板電腦,屏幕上的3d戶型圖旋轉著展示彆墅全貌: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帶獨立車庫和兩百平的院子。
他手指點向地下室區域:“這裡的承重牆厚度多少?”
“這個得問物業……”
小李顯然沒料到他會關注這個,撓著頭打開業主電話,“我現在就問!”
等待回複的間隙,林風翻到彆墅的外景照片。
院子裡有棵老槐樹,車庫門是手動卷簾款,院牆高度不足兩米,這些都是需要改造的地方。
他在心裡快速盤算:牆體加固需要十厘米厚的鋼板,卷簾門要換成液壓防彈款,院牆至少加高到三米並加裝電網,再加上地下室的防水防潮處理……初步估算改造費得一百萬起步。
“問清楚了!”小李掛了電話,語氣興奮,“地下室承重牆是三十厘米的鋼筋混凝土,業主去年剛做過防水!”
林風站起身:“去看看房子。”
四十分鐘後,出租車停在彆墅門口。
生鏽的鐵門虛掩著,推開時發出刺耳的“吱呀”聲。院子裡的雜草長到膝蓋高,老槐樹的葉子落了滿地,正屋的玻璃蒙著層灰,看起來像棟廢棄的房子。
“業主半年前就搬走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買家。”
小李在旁邊解釋,“您看這位置多好,三麵環山,隻有一條路進出,私密性絕了。”
林風沒接話,徑直走進地下室。
一股潮濕的黴味撲麵而來,他用腳跺了跺地麵,混凝土的堅實感透過鞋底傳來。
牆角的排水孔暢通無阻,牆角的溫度計顯示濕度65,比他預期的好。
他打開手機手電筒,照向天花板的橫梁,鋼筋裸露的部分泛著青黑色,沒有鏽蝕的痕跡。
“就這套。”林風轉身往外走,“今天能簽合同嗎?”
小李愣在原地,半晌才追上來:“可……可以!業主的授權書就在店裡,全款的話,下午就能過戶!”
“貸款。”林風的聲音在空曠的院子裡格外清晰,“首付三成,剩下的走商業貸款,儘快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