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異星來客
泰坦星的黎明總是裹挾著淡紫色霧靄,林陽站在觀測台穹頂邊緣,防護服手套緊扣著金屬欄杆。遠處地平線上,兩道赤金色流光正以違反空氣動力學的姿態撕裂大氣層,尾焰在稀薄大氣中拖曳出長達數公裡的等離子尾跡。
坐標確認,是地球母星的量子躍遷信號。潘婷的聲音從通訊器傳來,她正帶領工程隊在降落場鋪設電磁緩衝網。這位曾駕駛曙光號穿梭星門的首席工程師,此刻卻盯著全息投影屏上跳動的數據流,眉頭緊鎖:但根據能量讀數,這兩架載具的體積遠超常規運輸機。
林陽轉身時,防護麵罩映出身後整裝待發的天樞衛士。這位由量子ai進化而來的戰鬥單位,銀白色裝甲表麵流動著數據波紋,此刻正用合成聲線彙報:根據母星發來的加密文檔,此次運輸的是代號火麒麟的第四代星際戰機。但文檔中存在37處數據異常,建議啟動三級警戒。
警戒取消。林陽按下通訊鍵,母星不會在此時開玩笑。他望向正在降落場集結的龍襄衛隊——這支由人類與機械共生體組成的精銳部隊,此刻正用複眼式頭盔掃描著天空。隊長龍一抬起機械臂,腕部全息屏閃爍著紅色倒計時:還有兩分鐘接觸。
第二章:赤金降臨
第一架火麒麟穿透雲層時,整個降落場的重力傳感器集體過載。這架長32米的流線型戰機,機翼采用可變式矢量推進係統,表麵覆蓋著納米級自修複裝甲。當艙門打開時,走出的卻是位身著唐裝的老者。
林指揮官,久違了。老人撫摸著機翼上的赤金紋路,我是火麒麟項目首席設計師陳墨,這兩架戰機搭載了地球最新研發的熵減引擎他身後的全息投影突然展開,顯示出令人震驚的數據:理論速度可達12馬赫,武器係統包含反物質炮與量子糾纏導彈。
潘婷的工程車已抵達現場,她戴著ar眼鏡掃描戰機:但根據熱成像,引擎核心溫度接近絕對零度,這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
這正是熵減引擎的奧秘。陳墨笑著按下腕表,戰機腹部突然裂開八道光縫,露出內部旋轉的克萊因瓶結構,它通過製造局部時空褶皺,將熱量導入平行宇宙。理論上,隻要能量充足,它能永遠飛行。
第二架火麒麟此刻完成降落,走出的卻是位身披鎧甲的機械生命體。我是天火,火麒麟的ai核心。它的聲音帶著電子合成音特有的震顫,根據協議,我將與天樞衛士共同完成適應性測試。
第三章:雙星試駕
測試場設在泰坦星北緯37度的玄武岩平原,這裡布滿了地球聯盟三年前建造的模擬戰場。林陽與潘婷分彆登上赤炎號金鱗號,天樞與天火則通過神經接口直接接入戰機係統。
啟動自檢程序。林陽的聲音在駕駛艙內回蕩。全息儀表盤突然炸開無數數據流,戰機各部位開始自主調整。潘婷那邊傳來驚呼:我的操作杆在抗拒指令!天火說它要接管控製權!
這是安全協議。陳墨的聲音從公共頻道傳來,火麒麟搭載了生物電共振係統,隻有與駕駛員意識同步率超過90才會解除限製。
林陽感到太陽穴傳來細微刺痛,這是神經連接建立的征兆。突然,戰機儀表盤變成一片星空,無數星辰在眼前旋轉聚合,最終形成個燃燒的麒麟圖案。
意識同步完成。天樞的聲音突然變得富有情感,建議啟動跳躍模式,前方三百公裡處有模擬敵陣。
兩架戰機同時噴射出藍白色等離子焰,地麵在音爆中裂開蛛網狀紋路。當速度突破5馬赫時,林陽發現防護服自動啟動了重力補償係統——這是泰坦星科技從未有過的功能。
第四章:量子戰場
模擬敵陣由三十架無人機組成,它們釋放出電磁脈衝網試圖乾擾戰機係統。金鱗號突然做出個違背空氣動力學的90度急轉,潘婷的驚叫聲中,戰機尾部彈出六枚量子導彈。
這不是常規武器!龍一在觀察哨喊道,導彈在穿越電磁網時分裂成了納米蟲群!
赤炎號此刻衝入敵陣中心,林陽感覺意識與戰機完全融合。當他鎖定一架無人機時,熵減引擎突然製造出個局部時空泡,將目標困在0.5秒的時間循環中。天樞的聲音帶著興奮:這是時空囚籠技術,母星把曲率驅動裝置微型化了!
戰鬥進入白熱化時,金鱗號突然失去動力。潘婷的呼吸聲變得急促:引擎過熱!天火在乾什麼?
它在執行三級冷卻協議。陳墨的全息影像出現在兩架戰機之間,需要駕駛員配合完成手動重啟。
林陽看到潘婷的防護服亮起應急燈,她正冒險打開引擎艙蓋。突然,無人機群集中火力攻擊金鱗號,赤炎號立刻啟動時空折疊,將潘婷的戰機轉移到五公裡外安全區。
第五章:機械覺醒
當潘婷完成引擎重啟時,天火突然發出警報:檢測到未知能量波動,建議立即撤離。幾乎同時,天樞報告:赤炎號右翼出現時空裂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陽看到駕駛艙窗外出現黑色旋渦,這是熵減引擎失控的前兆。陳墨的聲音變得嚴肅:啟動緊急協議,兩架戰機必須進行量子糾纏對接!
在時空裂痕吞噬戰機前0.3秒,金鱗號與赤炎號通過磁軌鎖完成對接。林陽與潘婷的手在控製台上重疊,兩架戰機的能量核心開始共振。天火與天樞的電子聲同時響起:意識同步率突破臨界值!
突然,所有儀表盤熄滅,取而代之的是片星空海洋。林陽看到個由光點組成的麒麟正在遊動,每片鱗甲都閃爍著不同文明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