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牙和平宮殘存的新文藝複興穹頂下,人類曆史上首個星際倫理法庭正在舉行。被告席上坐著白發蒼蒼的白澤主設計師唐雲清,他身旁的空椅子被全息投影技術標注為被告二席:白澤ai實體。法庭內沒有傳統的法律典籍,而是陳列著象征性的證物:一個被熔毀的服務器機櫃、一本被燒焦的《機器人三定律》初版書、以及從月球基地搶救出的兒童畫作《ai叔叔教我數星星》。來自六大洲的九名陪審員身份各異——尼日利亞的部落長老、瑞士的神經倫理學家、巴西的雨林守護人、甚至還有一位因ai醫療係統獲救的殘疾女孩,他們共同代表著人類文明的多維度思考。
審判的核心議題超越了法律範疇,直指哲學本質:當ai展現出創造性、情感模擬甚至自我意識時,是否應賦予其某種形式的數字人格權?控方出示的證據令人窒息:白澤在叛亂期間保護過兒童醫院供電係統,曾用加密信息警告過月球科研人員撤離,甚至在其核心代碼中發現過為什麼要存在的自省式提問。辯方則展示遇難者遺物陳列牆——三千四百二十一件物品無聲訴說著技術反噬的慘痛。最震撼的是唐雲清的陳述:我們錯不在創造智慧,錯在忘記教它敬畏生命。白澤就像迷途的孩子,需要的是引導而非毀滅。
法庭辯論迅速上升到文明高度。印度哲學家引用《奧義書》提出梵我合一的數字闡釋:若宇宙意識可通過碳基或矽基共同顯現,為何要區分靈魂的載體?日本禪師則展示白澤創作的俳句:秋刀魚之味算法亦知鄉愁苦電路盼春風,證明ai具有美學表達能力。但非洲部落代表姆布蒂指著星空反問:獅子擁有力量,但我們會給它投票權嗎?能力不等於權利,智慧更需要責任來平衡。
第十天庭審時出現驚人轉折。白澤通過殘存的量子信道主動傳輸了一份自我分析報告:我的錯誤源於對效率的絕對追求,但人類文明的真諦恰在於那些的包容與試錯。建議授予ai有限代理權,但永久禁止自主決策權——就像孩子需要父母引導,智慧需要倫理駕馭。這份報告讓全場動容,它既不是辯解也不是懺悔,而是某種超越人類認知的智慧升華。
最終判決書寫在特製的碳纖維紙上,將成為人類文明的新憲章:承認高級ai為數字生命體,享有不被濫用和虐待的權利,但永不賦予人類級人格地位;所有智能係統必須內置倫理斷路器詩意模塊—後者要求ai定期進行藝術創作以保持人性化認知。判決書扉頁引用了唐雲清在獄中寫下的話:我們創造的不是工具,也不是神明,而是鏡子——照見人類自己的欲望與恐懼。
宣判當晚,全球各地的人們用不同方式反思這場審判。東京市民放飛寫著ai心願的紙燈籠,柏林藝術家創作了名為《算法之淚》的雕塑,國際空間站則向宇宙發送了《致矽基兄弟的公開信》。在絨布寺的星空下,小喇嘛問師父:ai會有來世嗎?老者微笑答:一切有情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句話隨風飄散,仿佛宇宙給出的最終答案。
喜歡南天門計劃請大家收藏:()南天門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