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零者之殤”的劇痛,如同一次文明級彆的“休克療法”,迫使人類以最殘酷的方式直麵自身的脆弱與分裂。然而,幸存者的誓言和艾琳娜·陳的呼聲,並未導向孤立與仇恨,反而催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清醒認知:在黑暗森林中,孤獨的文明終將凋零,唯有相互依存的聯盟,才能照亮生存的前路。這一認知,與來自晶簇族的古老智慧不謀而合。
一、廢墟上的外交
火星的悲劇震驚了所有已知的星際鄰居。晶簇族率先作出了回應。它們並非派遣艦隊,而是向地球和火星幸存者基地發送了一段複雜的量子共鳴序列,其中編碼著深切的哀悼以及對“集體生命形態因內在分歧而自我損傷”的理解與悲憫。這種超越語言的情感直接傳遞,深深觸動了正處於悲痛中的人類。
與此同時,人類通過晶簇族贈予的量子通訊器,與另外三個曾有過初步接觸、但始終保持謹慎距離的文明建立了直接、深入的溝通。這三個文明分彆是:
“共鳴之海”文明aasapiens):一種起源於氣態巨行星衛星深海的智慧生命,形態似巨型發光水母,以複雜的生物電場和聲波矩陣進行思考和交流,擁有高超的生物科技和環境改造能力。
“鍛星者”文明festars):一種矽基生命體,生活在劇烈地質活動的岩石星球內部,形態如同活動的晶體山脈,以操控引力與電磁場見長,是偉大的工程師和建造者。eberers):一種神秘的、似乎沒有固定形態的能量體生命,存在於恒星的日冕層中,它們自稱是“古老故事的收集者和看護者”,掌握著關於宇宙曆史乃至“大過濾器”的碎片化古老知識。
人類分享了自己近乎自我毀滅的經曆,沒有掩飾脆弱與錯誤。出乎意料,這種坦誠反而贏得了尊重。這些文明都曾以不同形式經曆過自身的“歸零時刻”,人類的悲劇成為了打破隔閡、建立信任的催化劑。
二、奧爾特雲的圓桌
會晤地點沒有選在任何一方的母星,而是定在了太陽係邊緣奧爾特雲的一顆巨大冰核行星背後。這裡足夠“中立”,也象征著所有文明都處於宇宙的“邊緣”與“未知”麵前。
與會者並非以實體形式,而是通過高度保真的量子全息投影。人類代表是林夏、艾琳娜·陳以及地球聯合政府新任主席;晶簇族代表是一團不斷變幻的複雜晶格;“共鳴之海”代表是一隻散發著柔和藍光的巨大“水母”;“鍛星者”代表是一座微型的、緩緩旋轉的晶體山峰;“憶者”代表則是一團躍動的金色等離子火焰。
三、《奧爾特互助條約》
經過複雜的、超越語言層麵的交流與協商,五個文明共同簽署了《奧爾特互助條約》,宣告了一個鬆散的星際聯邦stearnrd)的誕生。條約核心內容包括:
信息共享:建立跨文明的科學數據庫,共享關於宇宙現象、古老遺跡、技術突破尤其是應對“大過濾器”和潛在外部威脅的技術)的基礎研究數據。
技術互援:在遭遇重大自然災難或外部攻擊時,提供力所能及的技術與物資援助。特彆條款:人類將獲得幫助,以更安全的方式重建火星家園。
安全協商:建立緊急事態溝通機製,任何一方發現潛在的、具有敵意的未知高級文明威脅時,需立即告知其他簽約方,並共同協商對策。
文化尊重與不乾涉原則:明確尊重彼此迥異的文化、社會結構和內在發展路徑,絕不強製乾涉對方文明內部事務。這一條很大程度上源於對人類“歸零者”事件的反思)
聯合探索:組建聯合科考隊,對宇宙中諸如“月球遺跡”、“獵戶座沉默區”等共同感興趣的謎題進行合作探索。
四、並非烏托邦
聯邦的建立並非意味著所有分歧的終結。它不是一個統一的帝國,而是一個基於實用主義和對共同威脅的恐懼而結成的聯盟。彼此之間依然存在猜忌、文化誤解和利益計算。
人類內部仍有聲音擔心這是“與虎謀皮”。
“鍛星者”對人類的“人造奇點”技術表示深度擔憂。
“憶者”則發出晦澀的警告,稱“過快的聯合可能引來更早的注視”。
但無論如何,一條脆弱卻真實存在的紐帶已經建立。它意味著,人類第一次不再是孤獨地麵對浩瀚星海與未知恐懼。
章末點睛:
簽署儀式結束時,“憶者”的能量體形態微微閃爍,向所有代表傳遞了一段信息:
“我們收集故事。今天,我們收集到了一個關於傷痛後仍選擇張開手臂的故事。這個故事很脆弱,像初生的星光,但也因此,它值得被銘記。”
林夏望著全息影像中四個形態迥異的智慧代表,心中百感交集。她想起南天門計劃啟動時的孤注一擲,想起鸞鳥翱翔時的自豪,想起白澤叛亂的噩夢,想起火星的眼淚……
如今,人類文明的旅程,終於彙入了一條更寬闊、但也更複雜的星河。
她對身邊的艾琳娜輕聲說:“看,我們從‘南天門’,終於走到了‘星海聯盟’的門口。這條路,我們走得……太不容易了。”
星海依然黑暗,但此刻,似乎有了幾點微光,可以彼此照亮,並肩前行。
喜歡南天門計劃請大家收藏:()南天門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