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21”的慘劇和百人傷亡的噩耗,如同最終的戰鼓,敲響了全麵戰爭的最強音。試探與克製被徹底拋諸腦後,雙方龐大的戰爭機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決心開動起來,目標直指蒼穹之上的決戰空域。
中國的力量:
以巍峨的“赤龍號”空天母艦為核心,中國的太空艦隊開始向預定戰場集結。
“赤龍號”:作為旗艦,其龐大的身軀如同移動的鋼鐵山脈。經過緊急整備,其高能粒子炮充能完畢,龐大的飛行甲板上,“劍21”和“暗刃”無人攻擊機群密集排列。多層複合等離子護盾發生器全力運轉,散發出淡淡的幽藍光暈。
“五嶽”級重型空天驅逐艦:包括“華山號”、“泰山號”、“衡山號”、“恒山號”、“嵩山號”,構成艦隊的中堅打擊和防禦支柱。它們裝備有重型電磁軌道炮、遠程反艦導彈垂直發射單元和強大的區域防空反導激光陣列。
“長城”級軌道護衛艦:數量更多,機動靈活,負責外圍警戒、反潛反滲透潛艇潛航器)、點防禦以及電子對抗。
“鯤鵬”級快速支援艦:提供緊急維修、能源補給和彈藥再裝填能力,是艦隊的生命線。
輔助艦艇:電子偵察艦、預警指揮衛星、以及偽裝成民用衛星的偵查攻擊平台散布在艦隊周圍空域,構成龐大的態勢感知網絡。
艦隊以嚴謹的陣型展開:驅逐艦在前方和兩翼構成屏障,護衛艦填補空隙,支援艦居於核心,“赤龍號”坐鎮中央偏後,如同古代軍陣中運籌帷幄的主帥。所有戰艦的引擎噴流調整著方位,在深邃的太空背景下,如同無數顆冰冷的星辰被重新排列。
美國的力量:
幾乎同時,美國的太空主力艦隊也抵達了戰場另一側。
“禿鷲號”空天母艦:儘管在之前的試探中受損,但經過緊急修複,它依然是美軍艦隊的心臟。其棱角分明的設計充滿攻擊性,甲板上faxx“毒蛇”戰機和x47s無人攻擊機也已就位。其強大的“宙斯之盾天基”係統整合了整個艦隊的火力與防禦。
“提康德羅加星”級巡洋艦:作為艦隊的主要防空和指揮節點,裝備有先進的動能武器和能量武器。
“阿利·伯克星”級驅逐艦:通用性極強的多功能戰艦,是艦隊的主力。
“星座星”級護衛艦:執行反潛、偵察和近距離護航任務。
“供應者”級快速戰鬥支援艦:美軍的後勤保障核心。
秘密武器:艦隊中可能混編有尚未完全曝光的新型戰艦或武器平台,如專用的電子戰艦或激光炮艦。
美軍艦隊則更傾向於采用分散式的網絡化部署,強調機動性和火力單元的獨立作戰能力,通過強大的數據鏈共享目標信息,實現協同交戰cec)。
戰場態勢:
兩支人類曆史上最強大的太空武裝力量,在距離地球表麵三萬六千公裡的高空,隔著數千公裡的距離這個距離對於太空戰而言已是極近),形成了對峙。
整個空域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電磁頻譜:已經完全被狂暴的電子對抗所統治。乾擾與反乾擾、欺騙與反欺騙、入侵與反入侵……無形的戰爭在信號層麵已白熱化。
傳感器:成千上萬的雷達波束、激光測距儀、光學傳感器在互相掃描、鎖定、乾擾。每一艘戰艦都在極力描繪對方的精確圖像,同時儘力隱藏自己。
戰術機動:雙方艦隊都在進行極其緩慢但持續不斷的陣型微調,試圖搶占更有利的攻擊陣位或能源射界。
寂靜:除了瘋狂的電子噪音,真實的太空是死寂的。但這寂靜之下,是即將爆發的、最熾烈的毀滅性能量。
戰艦雲集,鋪天蓋地。鋼鐵巨獸們冰冷的裝甲反射著遙遠太陽的光芒,引擎噴口閃爍著幽藍的火焰,如同無數隻凝視著對手的冰冷瞳孔。
人類將兩個國家最頂尖的科技、最強大的工業實力、最優秀的軍人,全部投入到了這片冰冷的戰場。
決戰,一觸即發。蒼穹,已成為一座巨大的、沒有邊界的角鬥場。而地球,則在下方無聲地旋轉,仿佛在靜靜等待著自己孩子們的決戰結果。
喜歡南天門計劃請大家收藏:()南天門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