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艘主力艦艇的瞬間消亡,其產生的不僅僅是人員傷亡和戰力折損,更在物理層麵上徹底改變了戰場的環境。
巨大的爆炸將數以萬噸計的高強度合金、複合材料、內部設備以及未能逃生的官兵遺體,撕扯成無數大小不一的碎片,並以爆炸中心為原點,以極高的速度向四麵八方噴射開來。這些碎片與之前戰鬥中被摧毀的各型戰機、無人機、導彈殘骸以及更早的艦船碎片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極其廣闊、密集且高速運動的碎片雲,如同一個不斷膨脹的死亡漩渦,將交戰核心區域緩緩籠罩。
死亡的迷霧:
傳感器失效:高密度的金屬碎片嚴重乾擾了雷達和激光雷達的探測波束,使得雙方傳感器的有效探測距離急劇縮短,精度大幅下降。屏幕上的回波變得一片模糊,難以分辨哪些是致命的導彈,哪些隻是無害但高速)的碎片。
光學視野受阻:飄散的碎片、冷凝的冷卻劑、未完全燃燒的推進劑以及細微的金屬粉塵,形成了一片不透明的、偶爾反射著遙遠太陽光的“迷霧”,嚴重阻礙了光學觀測和瞄準係統的視野。
導航與機動的噩夢:對於任何試圖在此空域機動的飛行器——無論是龐大的母艦、靈活的護航艦,還是更小的戰機——這片碎片雲都構成了致命的威脅。一顆以每秒數公裡速度飛行的螺絲釘,其動能都足以擊穿非關鍵部位的裝甲;而一塊桌板大小的碎片,則足以對引擎或艦橋造成毀滅性打擊。飛行員和領航員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惕,規避路線變得異常複雜和危險。
戰術的僵局:
這片突然形成的“軌道墳場”迫使雙方不約而同地降低了交戰強度。
遠程火力受限:電磁軌道炮的彈丸可能在中途就被大型碎片意外攔截或偏轉。激光武器雖然不受碎片影響,但瞄準係統難以在乾擾中鎖定遠距離目標。導彈則可能被碎片提前誘爆或損壞。
陣型被迫分散:為了避免集體闖入高密度碎片區,雙方的艦隊陣型開始主動散開,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集中火力和協同防禦的能力。
救援與撤退困難:即使有幸存者乘坐逃生艙彈射出來,他們也深陷於這片高速碎片的死亡漩渦中,救援飛船幾乎無法安全靠近。同樣,受損試圖退出戰場的艦艇,其撤退路線也變得異常凶險。
寂靜中的恐懼:
激烈的炮火聲通過艦體傳導或模擬音效)暫時平息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各艦內部持續不斷的警報:
“警告!前方高密度碎片區!”
“碰撞預警!右舷300米有大型物體接近!”
“傳感器信噪比過低,無法有效識彆目標!”
官兵們緊盯著傳感器屏幕和外部監視器,看到的卻是一片混沌的死亡景象。曾經閃耀著科技光芒的戰艦殘骸,此刻隻是冰冷、無序、充滿殺機的太空垃圾。
這片由鋼鐵、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墳場”,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戰爭的殘酷與無意義。它成為了一個巨大的、非人為的障礙物,強迫殺紅了眼的雙方暫時停下了腳步。
然而,這停頓並非和平,而是暴風雨前更令人窒息的寧靜。雙方指揮官都在緊張地評估形勢,重新規劃戰術,試圖在這片死亡的迷霧中,找到致勝或至少安全脫離)的方法。
“軌道墳場”不僅埋葬了戰艦與士兵,也暫時埋葬了戰爭的節奏,但所有人都知道,殺戮隻是暫停,並未結束。
喜歡南天門計劃請大家收藏:()南天門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