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鋼鐵巨艦傾瀉怒火,當官兵們在前線浴血奮戰,這場戰役的勝負天平,最終傾斜向何方,在很大程度上係於兩位艦隊指揮官——中國的林凡將軍與美國的威廉姆斯上將——在此時此刻的心理韌性、戰術智慧與決策速度之上。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卻同樣驚心動魄的巔峰對決。
林凡將軍“赤龍號”指揮官的假定名):
壓力下的磐石
處境:護航兵力被調離,本陣防禦出現漏洞,能量儲備告急,正麵臨敵軍全力猛攻。傳感器上代表敵方火力的紅色光點如同暴雨般砸向己方陣型。
心理:巨大的壓力如同實質般壓在肩頭。他深知自己中了對方的陽謀,但保護“天宮”站是必須承擔的責任。此刻沒有時間後悔,隻有應對。他的眼神依舊沉穩,但瞳孔深處燃燒著冷靜的火焰。他必須像磐石一樣,承受住這波狂潮般的攻擊,並找到反擊的機會。
戰術應對:
極致微操:他不再宏觀指揮,而是切入微觀層麵。命令精確到每一艘剩餘護航艦的站位調整、每一次點防禦火力的優先級的微調、甚至每一區域護盾能量的瞬時分配。“所有能量,優先保證艦首和引擎部護盾!忽略非致命區撞擊!”
以傷換命:在計算評估後,他果斷命令一艘受損較輕的驅逐艦主動前出,用艦體為“赤龍號”抵擋一波可能穿透火力的導彈齊射。驅逐艦重傷退出,但為“赤龍號”贏得了寶貴的數秒充能時間。
信任與激勵:他通過全艦廣播,聲音冷靜而堅定:“全體人員,堅守崗位。我們承受得住,援軍正在回援。‘赤龍’,永不沉沒!”這句話極大地穩定了軍心,避免了恐慌情緒的蔓延。
暗藏後手?:他目光掃過戰術屏上某個不起眼的、尚未激活的友軍圖標可能是另一支隱藏力量,或者是某種預先布置的戰術陷阱),似乎在等待著某個極限時刻的到來。
威廉姆斯上將:
優勢中的獵手
處境:計策成功,對手被迫分兵,己方火力占優,正處於全力輸出的攻擊態勢。戰場主動權似乎掌握在手中。
心理:他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獵豹,興奮而謹慎。他深知林凡不是易與之輩,絕不會坐以待斃。優勢之下,他反而更加警惕,全力捕捉著對方任何可能反擊的蛛絲馬跡。他的自信建立在精密計算和風險控製之上,而非盲目樂觀。
戰術加壓:
飽和打擊:他命令火力持續不斷,不留任何間隙,旨在用純粹的強度壓垮對方的防禦,不給林凡任何喘息和重組的機會。“不要節省彈藥!持續射擊!耗儘他們的護盾!”
多維度攻擊:在火力壓製的同時,他命令電子戰部隊加強乾擾,試圖癱瘓“赤龍號”的傳感器網絡和通訊,製造更大的混亂。同時,派出少量高速戰機,試圖貼近進行更精準的打擊。
預判回援:他分出一部分火力,對正在回援的中國護航艦隊進行遠程騷擾和阻滯射擊,延緩其回歸本陣的時間,為自己全力攻擊“赤龍號”創造更長的窗口期。
保留預備隊:儘管攻勢凶猛,他依然死死捏著最後一支完整的預備隊可能是幾架高性能戰機或一艘狀態完好的巡洋艦),沒有投入進攻,以防林凡真的藏有致命的底牌。
無聲的交鋒:
兩位指揮官幾乎能隔著遙遠的虛空,“感知”到對方的存在和意圖。
林凡能感受到威廉姆斯那如同手術刀般精準而冷酷的攻擊節奏,每一次集火都打在己方防禦最難受的點上。
威廉姆斯也能感受到林凡那頑強的、如同磁石般吸附著艦隊進行絕望防禦的意誌,以及那平靜表麵下可能蘊含的反擊危險。
他們都在飛速思考:
林凡:“他的攻擊峰值還能持續多久?我的護盾還能撐幾波?我的底牌必須在最關鍵的時刻打出……”
威廉姆斯:“他的韌性極限在哪裡?他是否還有隱藏的力量?我的預備隊應該現在投入以求一擊必殺,還是繼續等待?”
他們的每一個指令,都關乎成千上萬官兵的生命和國之重器的存亡。
這場將帥之間的對決,是意誌的比拚,是計算力的碰撞,更是對戰爭藝術理解的最高體現。
此刻,外部炮火連天,內部兩位統帥的腦海中也正進行著一場無聲但同樣激烈的風暴。誰先犯錯,誰先看穿對方的底牌,誰就能贏得這場對決,從而決定這場戰役的最終走向。
喜歡南天門計劃請大家收藏:()南天門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