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驅動:
五角大樓和白宮認為,中國的“相位偏移護盾”技術和可能的其他遺跡武器,正在逐漸削弱美國傳統太空優勢。需要一種能夠無視護盾、實施瞬時全球打擊的“絕對武器”來重新確立威懾。
“宙斯之怒”計劃以希臘眾神之王命名)被提上最優先日程。其核心概念簡單而恐怖:從太空投擲鎢合金棒代號“上帝之杖”),利用巨大動能對地麵或軌道目標實施毀滅性打擊,威力堪比戰術核武器,卻無核汙染。
技術部署:
美國利用其尚存的太空發射能力,將數個“動能投射平台”核心模塊秘密運送至地球同步軌道的“普羅米修斯”空間站。該空間站早已以科研為名建設多年,實則為“宙斯之怒”的偽裝基地。
投射平台:每個平台如同一門巨大的軌道炮,配備電磁發射軌道或化學推進器,用於加速數米長、一噸重的鎢合金彈體。
彈藥庫:平台內部存儲了大量預置的鎢杆。
瞄準係統:依賴一套由偵察衛星、地麵雷達、太空望遠鏡組成的複雜網絡,要求極高的實時定位和彈道計算精度。
首次測試與中國的警覺:
美軍決定進行一次極高軌道的實彈測試為避免碎片危及自身資產),目標選定為太平洋上一處廢棄的遠洋靶船。
發射:一道指令從範登堡基地發出。同步軌道上,一個“宙斯之怒”平台調整姿態,電磁軌道亮起幽藍的光芒,一枚修長的鎢杆被加速彈出,無聲地射向地球。
再入:鎢杆以驚人的速度預計可達馬赫10以上)再入大氣層,因摩擦變得熾熱,但因其材料特性,並未完全燒蝕。
命中:鎢杆以難以想象的動能精確命中靶船。瞬間,這艘數千噸的巨艦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巨拳砸中,沒有爆炸,而是從中間扭曲、斷裂、進而粉碎性解體,激起的海嘯般的水牆高達百米。威力堪比大型常規彈頭爆炸。
能量特征暴露:儘管美軍試圖掩飾,但鎢杆再入時產生的獨特能量特征和高軌道的電磁發射信號,被中國日益敏銳的“巡天”預警網絡捕捉到。
中國的分析與反應:
“巡天”中心的數據立刻引發最高級彆警報。分析師們迅速判斷出這不是普通的隕石或導彈試驗。
“是動能天基武器!美國人把‘上帝之杖’從概念變成了現實!”一位資深參謀驚呼。
最高統帥部迅速評估威脅:
無法攔截:鎢杆速度太快,且從頭頂攻擊,現有反導係統幾乎無法有效攔截。
難以預警:從發射到命中,時間極短,留給預警和疏散的時間寥寥無幾。
戰略威懾:這意味著美國擁有了可對中國本土任何高價值目標指揮中心、航天發射場、城市、艦隊母港)進行難以防禦的即時打擊的能力。
命令立刻下達:優先研發反製手段;加快“金烏”反應堆和“崩解”射線武器的進度,以期能威脅甚至摧毀高軌道的投射平台;外交上強烈抗議,揭露美國太空軍事化的危險行徑。
美國的困境與風險:
“宙斯之怒”並非完美無缺:
平台脆弱:巨大的投射平台本身是昂貴的、相對脆弱的軌道資產,極易成為對方反衛星武器的靶子。
政治風險:率先部署這種進攻性極強的天基武器,將承受巨大的國際輿論壓力和道義指責,進一步推動太空軍備競賽。
升級螺旋:此舉極大地刺激了中國,迫使中國可能采取更極端的反製措施,甚至考慮先發製人地打擊這些平台,將戰爭推向不可控的邊緣。
本章結尾:
在五角大樓,將軍們看著測試成功的錄像,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認為他們終於握住了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足以震懾中國。而在中國的指揮中心,領導人們麵色凝重地看著屏幕上模擬的鎢杆擊中北京、酒泉、海南基地的動畫效果圖,一種前所未有的緊迫感和戰略壓力籠罩全場。
喜歡南天門計劃請大家收藏:()南天門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