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叢雲”的毀滅性能量束,如同神話中斬裂天空的巨劍,以近乎光速跨越數十萬公裡的虛空,直刺“赤龍號”的心臟。艦橋內,刺耳的終極警報撕裂空氣,倒計時數字無情地跳動:10、9、8……
死亡的氣息籠罩著每一個人。麵對這種超越常規艦炮對決的跨軌道打擊,即便是“赤龍號”這樣的巨艦,也顯得如此脆弱。
然而,就在這絕對的毀滅即將降臨的瞬間,一道看不見的防線,在地球同步軌道上悄然展開。
這道防線,並非由鋼鐵和護盾構成,而是由信息、概率和超越光速的關聯所編織——那是中國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網絡。
在“天叢雲”平台開始聚能的初期,其釋放的微弱但特殊的引力波和空間擾動,就已經被高靈敏度的“墨子號”網絡所捕獲。分布在不同軌道的數十顆“墨子”衛星,其核心的量子糾纏源瞬間被激活,形成了一個覆蓋全球的、實時同步的感知與計算矩陣。
北京,深空操控中心。
大廳內一片寂靜,隻有量子計算機散熱係統的低沉嗡鳴。巨大的主屏幕上,顯示著“天叢雲”攻擊軌道的超高速模擬預測,無數條概率線在不斷坍縮、彙聚,指向那個最終的毀滅點——“赤龍號”。
“目標鎖定確認!能量級彆超越閾值!‘天叢雲’攻擊已不可逆!”首席科學家聲音緊繃,但眼神銳利如鷹。
“啟動‘燭龍’預案!最高授權!”總指揮下達命令,聲音沉穩,卻帶著千鈞之力。
“燭龍”預案,是中國為應對此類天基戰略打擊而秘密研發的終極防禦方案,其核心並非硬抗,而是乾擾與欺騙。
指令發出。
地球軌道上,特定的幾顆“墨子號”衛星調整姿態,其搭載的高功率、超精密的“量子激光誘導器”對準了遙遠的“天叢雲”平台。它們射出的,並非攻擊性的能量束,而是經過複雜編碼的、極高頻的量子調製激光。
這束激光,精準地照射在“天叢雲”平台最關鍵的部件——其超長基線目標鎖定與校準係統的傳感器陣列上。
乾擾,開始了。
這種乾擾並非粗暴的能量覆蓋,而是極其精妙的量子層麵的注入。
信息洪流攻擊:“墨子”網絡向“天叢雲”的傳感器注入了海量的、模擬真實太空背景噪音的虛假量子信號。這些信號與“天叢雲”接收到的真實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恒星位置信號完全混雜在一起,使其核心ai難以分辨哪些是真實的參照物,哪些是偽造的乾擾。
時空感知扭曲:更致命的是,量子調製激光巧妙地影響了傳感器局部區域的時空計量基準通過極微弱的量子引力效應)。這導致“天叢雲”平台對自身姿態、目標相對位置的微觀測量,產生了極其微小但足以致命的偏差。就如同一個神射手,在扣動扳機的瞬間,瞄準鏡被人極其輕微地撥動了一下。
在“天叢雲”的控製核心,其ai係統正以納秒級的速度處理著數據,確保粒子束的絕對精準。然而,來自“墨子”網絡的量子乾擾,如同注入其視覺神經的“毒素”,讓它在“看”向“赤龍號”時,產生了重影和偏移。
“警報!目標坐標出現非邏輯漂移!傳感器置信度下降!”——“天叢雲”的ai發出了內部警告。
但攻擊程序已經進入最終階段,聚能完畢的粒子束必須發射!ai隻能基於被汙染的數據,進行最後一次微調。
就是這微小的、被迫的調整,決定了生死。
結果顯現。
那道本應直接貫穿“赤龍號”艦體的“致命彩虹”,在最後時刻發生了肉眼難以察覺的偏轉。它沒有擊中預定的核心,而是擦著“赤龍號”的右舷掠過!
“轟!!!”
即便是被邊緣掃中,產生的能量衝擊也如同恒星爆發般猛烈!“赤龍號”右舷的相位護盾瞬間過載、崩潰,厚重的複合裝甲被瞬間汽化出一個巨大的缺口,內部的艙室暴露在真空之中,殉爆的火光接連閃現。巨大的衝擊力讓整艘巨艦劇烈震顫,仿佛要被撕裂一般。
艦橋內,燈光瘋狂閃爍,警報聲震耳欲聾。李雲舟艦長被巨大的慣性甩在指揮椅上,頭盔重重磕在控製台邊緣,眼前一黑。
“右舷護盾失效!結構嚴重損傷!多個艙室失壓!火災蔓延!”損傷控製官的聲音帶著絕望的哭腔。
“穩住!”李雲舟強忍著眩暈和劇痛,嘶聲吼道,“報告核心係統!引擎!武器庫!”
“主引擎在線!核心武器係統……在線!”
巨艦雖遭重創,但龍骨未斷,心臟仍在跳動!
李雲舟抬起頭,透過震顫的舷窗,看向那片剛剛被毀滅性能量洗禮過的空域,以及遠方那個險些致他們於死地的2點。他的眼中,沒有劫後餘生的慶幸,隻有冰冷的、幾乎要凝成實質的殺意。
“他們隻有一次機會。”他抹去嘴角的血跡,聲音如同來自深淵,“現在,該我們了。”
“赤龍號”這頭受傷的巨龍,發出了低沉而暴怒的咆哮。它的“量子盾牌”為其爭取了生死一線的時間,而現在,它將用最鋒利的獠牙,進行反擊。
喜歡南天門計劃請大家收藏:()南天門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