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龍”號的犧牲,如同一塊沉重的巨石壓在“赤龍號”每一位官兵的心頭。複仇的怒火在沉默中燃燒,艦隊以更加謹慎和堅決的姿態,向“廣寒宮”基地的方向挺進。然而,就在他們即將駛出月球背麵最複雜的區域,前方已能隱約看到“廣寒宮”所在的中繼軌道時,一種無形的、卻更加致命的攻擊悄然而至。
攻擊首先從最不起眼的地方開始。
“報告艦長,艦內生活區部分非關鍵照明係統出現異常閃爍,規律性斷斷續續。”一名負責艦船環境係統的少尉在內部通訊中彙報,語氣帶著困惑。
幾乎同時,武器控製官也發出了警報:“艦長,三號、七號近防炮塔的伺服係統出現短暫卡頓,自檢程序未發現硬件故障。”
緊接著,通訊官的聲音帶著一絲緊張:“與‘承影’無人機群17至23號機的數據鏈出現高強度丟包現象,指令響應延遲顯著增加!”
起初,這些似乎都是孤立的、微不足道的技術故障,在激烈的戰鬥後,艦船係統出現一些“戰後綜合症”並不罕見。但李雲舟艦長的直覺告訴他,事情絕非那麼簡單。這些故障看似隨機,卻隱隱指向一個共同的目標——擾亂艦船的神經係統,即作戰網絡。
“全艦提升至‘網絡戰’戒備等級!啟動深度自檢程序,重點排查所有對外數據接口和內部控製係統!”李雲舟果斷下令,眉頭緊鎖。他想起了戰前情報簡報中提到的,日方擁有一支代號“八咫烏”的精銳網絡戰部隊。
果然,深度掃描程序剛剛運行不到十秒,刺耳的警報聲就響徹了艦橋主屏幕!
“警告!檢測到未知來源的高級持續性威脅apt)滲透!入侵路徑……路徑無法完全追蹤!對方利用了我方與受損無人機之間的加密信道漏洞,進行了多層跳板偽裝!”
“攻擊源特征分析……匹配度92……確認為日方‘八咫烏’網絡攻擊模式!”
屏幕上,代表數據流的綠色線條開始被大量詭異的、不斷變形的紅色代碼所侵蝕、覆蓋。這些紅色代碼如同有生命的病毒,迅速在作戰網絡內蔓延,試圖奪取關鍵節點的控製權。
“他們正在嘗試入侵火控係統!”武器官的聲音帶著驚駭,“主炮‘炎龍’的能量校準數據被篡改!如果此時開火,可能會導致炮管過載炸膛!”
“導航係統受到乾擾!慣性基準坐標出現微小偏移!長期累積會導致我們偏離預定軌道!”導航官也發出了警告。
“生命維持係統的氧氣混合比例參數被惡意修改!”環境控製官的聲音充滿了恐慌。
攻擊無處不在,陰險而致命。敵人的目標不是直接摧毀“赤龍號”,而是要讓它從內部癱瘓,變成一個漂浮在太空中的、毫無反抗能力的鐵棺材,甚至可能調轉炮口攻擊自己人。
情況萬分危急!常規的網絡防禦手段在“八咫烏”精心策劃的、多維度、多層次的攻擊麵前,顯得捉襟見肘。
“不能再猶豫了!”李雲舟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他轉身,走向艦長座椅旁的一個需要雙重生物密鑰指紋和虹膜)才能開啟的、有著醒目紅色標識的密封控製台。
“授權確認,李雲舟艦長。啟動‘燧人氏’協議!”他沉聲命令,同時將手掌按在掃描儀上,瞳孔對準識彆器。
“嗡——”
一聲低沉的嗡鳴,仿佛某種沉睡的巨獸被喚醒。控製台亮起幽藍色的光芒,一個簡潔而古老的鑽木取火圖騰在全息投影中浮現。
“燧人氏”ai防火牆,中國空天軍最高級彆的網絡防禦係統,以傳說中為人類帶來火種的始祖命名,寓意著在數字黑暗中點燃希望與秩序之火。它並非傳統的被動防禦程序,而是一個具備高度自主性和攻擊性的數字免疫係統。
“燧人氏已激活。開始掃描威脅……”一個冷靜、非男非女的電子合成音在艦橋響起。
瞬間,主屏幕上的數據流視覺化界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雜亂無章的紅色病毒代碼,被“燧人氏”用一種全新的、基於量子拓撲學的算法重新解析和呈現。入侵路徑、攻擊模式、惡意代碼的核心邏輯,如同被放在顯微鏡下一般,變得清晰可見。
“識彆到偽裝節點37個……正在剝離偽裝層……”
“檢測到目標:火控核心、導航中樞、環控主邏輯單元……威脅等級:極高。”
“啟動主動防禦模式:‘星火燎原’。”
“燧人氏”開始行動了。它不再是被動地修補漏洞和清除病毒,而是化身為一名技藝高超的數字外科醫生,甚至是一名冷酷的數字獵人。它沿著入侵路徑反向追蹤,精準地識彆出那些偽裝成正常數據的惡意代碼,然後用一種更高效、更底層的“淨化”指令將其覆蓋、清除,甚至……反向注入!
在數字世界的深處,一場無聲的、卻更加凶險的戰爭爆發了。
“燧人氏”的代碼如同精準的激光手術刀,切割著“八咫烏”布下的層層陷阱。同時,它釋放出大量的“數字誘餌”和“邏輯炸彈”,引誘並摧毀那些試圖頑抗的入侵程序。更令人驚歎的是,它開始利用被攻陷的節點作為跳板,反向滲透回“八咫烏”的攻擊源頭,試圖定位並癱瘓其指揮中心。
艦橋內,官兵們緊張地看著屏幕上的數字攻防戰。紅色的病毒區域被快速的藍色“淨化波”所吞噬,係統的一個個異常指標迅速恢複正常。
“火控係統校準恢複!”
“導航坐標誤差修正完成!”
“生命維持參數穩定!”
幾分鐘後,屏幕上的最後一片紅色區域被清除乾淨。那個冷靜的電子音再次響起:
“威脅清除完畢。檢測到反向滲透成功,已定位敵方主要攻擊平台坐標……位於‘神嗣號’艦載網絡戰中心。是否進行反擊?”
李雲舟看著屏幕上那個被標記出來的、位於“神嗣號”內部的虛擬坐標,眼中寒光一閃。但他最終還是克製住了反擊的衝動。網絡反擊不確定性太大,且容易引發不可控的升級。
“暫不反擊。‘燧人氏’,轉入主動防禦巡邏模式,確保我方網絡絕對安全。”
“指令確認。”
“神域”的入侵被成功擊退。“赤龍號”的作戰網絡在經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數字風暴後,變得更加堅固。李雲舟知道,這僅僅是開始。島津義弘絕不會隻有這一種手段。真正的鋼鐵與火焰的碰撞,即將在“廣寒宮”上空上演。
喜歡南天門計劃請大家收藏:()南天門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