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清玉道長的心態頓時轉變了過來。
站在人的角度,要考慮五莊觀的利益,但當站在狗的角度,也許,相親大會是個不錯的主意。
“知錯就好。”李沐掃了他一眼,再次看向了下一個道士,“敢問道兄法號?”
“靈山佛客氣了,小道法號靈慧。”新選中的道士身材修長,在李沐看過來的一瞬間,整個人都僵直了,擠出了一個難看的笑容道。
“你做的了主嗎?”李沐問。
靈慧道長看了眼變成狗的大師兄和二師兄,擦掉了額頭的汗水,咬牙道:“靈山佛但請吩咐,晚輩做的了主。”
“那好,我們便好好策劃一番,究竟該怎麼布置這相親大會,請柬該怎麼寫,發給誰合適,該用什麼樣的理由把她們請過來,既然要辦,就要一舉成功,畢竟,第一印象最重要。”李沐笑看了他一眼,“半途而廢,想再撮合就難了。”
“靈山佛安排就好。”靈慧道士擦著汗,乾笑道,“晚輩修行數千年,卻對情愛之事一無所知,怕是幫不上什麼忙,打打雜,跑跑腿還行。”
“晚輩也是。”看著喧賓奪主的李小白,剩下的五莊觀弟子麵露苦澀,參差不齊的道。
“看,這就是你們的殘缺之處啊!”李沐惋惜的歎了一聲,搖頭道,“一人計短,三人計長,這些事情還是要我們商量著來好。”
搶班奪權?
就這麼成了!
路仁看著李小白,一頭黑線,圓夢師的作風還真是霸道……
“西行路上的女妖怪太少,說不得還要去天庭找些女仙來湊數。”李沐道,“所以文案我們要好好策劃一番,得讓那些癡迷於修行的人,明白愛是永恒的道理才行……”
天庭,女仙?
五莊觀弟子麵麵相覷,越發覺得靈山佛膽大包天了,去天庭邀請女仙下凡來參加相親大會,會給五莊觀帶來災難吧!
“小白,去天庭找女仙,是不是有點太衝動了。”路仁壓低了聲音,提醒道,“玉帝怕是不會同意的,到時候彆沒引來女仙,倒把天兵天將招來了。”
夢想失敗的代價太大,為了收獲最大的利益。
他不得不考慮李小白這麼做的後果,同時招惹的靈山和天庭,幾乎等同於和天地為敵。
而地仙之祖鎮元大仙也隻是被迫屈服了,不是他們戰友。
在這一刻,他幾乎都以為李小白要放棄他的願望了……
“招就招來了,怕什麼?”李沐哼了一聲,“正好借此揚名,以後的路還能走的順暢一些。”
太白金星、黎山老母,先後上天,俱沒有得到回饋,李沐不得不考慮玉帝的想法是什麼了。
無論是坐山觀虎鬥,還是暗中琢磨著算計他。
對他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
十多次成功的圓夢經驗告訴李沐,主動出擊,遠比被動等待,要有效率的多……
妖怪不夠,神仙來湊,而且,想為取經團隊湊出幾對真愛,不廣撒網,多撈魚,任由他們自由戀愛,太慢了。
顯然,任務的重點在為取經團找對象上麵。
什麼和平的走完取經路,就是一個附加條款。
一旦頂著佛門和天庭的壓力,為取經團配上了合適的對象,那剩下的取經路就是個過場……
去他媽的按部就班!
再按部就班下去,早晚被天庭靈山這些大佬尋到他的弱點。
打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完成任務,迅速溜走才是正道。
李沐已經有了寶蓮燈和漫威,對後花園的渴求已經沒那麼強烈了。
……
靈山。
有女夜叉依偎在黑熊精變成的藏獒身旁,芊芊素手撫摸著它柔順的黑發,在它的耳邊傾訴綿綿情話,又充滿愛戀的為它奉上美食,和它同吃同住……
也有比丘尼協同迦葉尊者變化的田園犬,邁步在森林幽穀之中;
還有女夜叉手握佛經,和菩薩變成的德牧在房間內同修歡~喜禪,極儘挑逗,歡愉之能事;
更有菩薩化成的狗,進入了靈山腳下的佛國之中,試圖以狗之身,在凡間覓得真愛,換來的卻是屢屢遭難……
……
但數日下來。
試遍了各種方法。
人還是人,狗還是狗。
“師尊,觀音尊者,非是弟子不願,委實是弟子無法對菩薩幻化成的狗狗產生愛慕之意。”有比丘尼找上了如來訴苦,“有也隻有對諸菩薩遭遇的憐憫之心,每每弟子強迫自己去喜歡,但關鍵時刻,弟子的腦海中總會浮現出迦葉尊者的法像……”
“弟子隻知欲,不知如何談愛!”修歡~喜禪的夜叉倒也坦率,抿了下嘴唇道,“弟子以為,若想達到李小白的要求,需忘卻修禪之心方可。”
……
彙報了近況,眾比丘尼和夜叉相繼退下。
李小白變狗的解法太過匪夷所思,未免造成更大的醜聞,如來的主意便是在內部自行解決。
但幾天下來,效果極差。
讓他們說慈悲,超度往生,救苦救難,沒有問題。
但談及真愛,完全觸及到了他們在盲區。
觀音菩薩曾化成美妙女子,行走世間,讓凡人背誦經文,許諾把自己嫁出去,結果在新婚當夜,化身的新娘突然就死了,留下了紅粉骷髏的典故。
這典故也是為了點化世人,沒有任何情愛摻雜其中。
歸根到底。
他們不懂愛,當然,也許懂過,但長期高高在上,已經忘了真愛是何物了!
“觀音尊者,你怎麼看?”如來發愁道,“李小白所說的解法,是真是假?”
“他以愛行走世間布道傳經,想必不會給出假的解法。”觀音菩薩歎道,“世尊,症結在我們這邊。無情則便成狗,有情則需完全入世,禪心儘去。即便在世間覓得真愛,一旦回歸佛門,下次遇到李小白,仍不免要中招,如此往返,我佛門危矣。”
“依菩薩看,該當如何?”如來問。
“斬草除根。”觀音菩薩沉默了片刻,斬釘截鐵的道,“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這時。
有比丘僧傳訊:“世尊,鎮元大仙在外求見,說是詢問靈山佛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