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滿剛把退休園藝教授送的錦旗掛在牆上——“匠心護綠,妙手回春”八個金字配著翠綠的藤蔓花紋,正好在“校園綠植守護者”牌匾旁邊,倆牌匾湊一起,跟給花店辦了“雙認證”似的。帆布包裡的多肉探出頭,葉片戳了戳錦旗邊緣:“嘖嘖,這老頭變臉比翻書還快,昨天還凶巴巴叫板,今天就送錦旗,不過這字寫得還行,比你上次寫的養護卡工整多了。”
“你懂啥,這叫實至名歸。”林小滿拍了拍它的葉片,轉身看向圍在櫃台前的李婷和劉宇,“既然現在口碑起來了,咱們得定個新目標——把‘小滿的花草屋’做成校園及周邊花草養護第一店!”
“第一店?”李婷手裡的記賬本“啪嗒”掉在桌上,眼睛亮得像燈泡,“我早就這麼想了!現在校園裡的花店就咱們家成活率高,周邊小區的大爺大媽也認咱們,再加點油,肯定能當第一!”
劉宇扶了扶眼鏡,拿出筆記本翻開:“要當第一,得有具體目標。我梳理了一下,大概分四點:第一,產品升級,優化校園及周邊專屬綠植品類;第二,服務升級,完善遠程谘詢、上門養護、綠植租賃三大服務;第三,口碑鞏固,建立用戶反饋體係,確保滿意度100;第四,合作深化,和校園社團、周邊商鋪、本地苗圃建立長期穩定合作。”
“說得太對了!”林小滿拍了下手,“我補充一點,咱們的核心優勢是‘懂植物需求’,不管是產品還是服務,都要圍繞這個來,比如校園專屬綠植,要選耐造、易養護、顏值高的,符合學生宿舍和辦公室環境;周邊商鋪的綠植,要選淨化空氣、耐陰耐旱的,不用老板天天操心。”
帆布包裡的多肉不樂意了:“憑啥隻考慮學生和老板?不考慮我們植物的感受?我要當‘第一店’的‘形象大使’,以後所有綠植都得聽我的,每天曬太陽兩小時,澆水按我的標準來!”
“你快拉倒吧!”老蘭花慢悠悠開口,“上次你非要搶風信子的陽光,把人家曬得葉片發蔫,還好意思當形象大使?我看你適合當‘監工’,天天盯著大家曬太陽,彆偷懶。”
風信子剛被種進新盆,聽見這話立刻附和:“就是!多肉太霸道了!我要當‘顏值擔當’,開花給大家看,吸引更多顧客,助力第一店目標!”
“還有我還有我!”綠蘿晃著藤蔓,“我要當‘服務標兵’,教顧客怎麼養護,讓大家都能養好綠植,提升口碑!”
植物們七嘴八舌地“報名”,把林小滿他們逗得直笑。李婷掏出手機:“我現在就建個‘第一店目標推進群’,把咱們和植物的‘分工’記下來,每天打卡進度!”
說乾就乾,當天下午,團隊就開始拆解目標落地。首先是產品升級,李婷負責統計校園及周邊的需求——學生宿舍需要小盆、耐陰、無異味的綠植,比如多肉、網紋草、小綠蘿;教師辦公室需要淨化空氣、顏值高的中型綠植,比如龜背竹、虎皮蘭、琴葉榕;周邊商鋪需要易養護、能吸油煙或甲醛的綠植,比如吊蘭、常春藤、橡皮樹。
“我統計了一下,之前賣得最好的是多肉組合和小綠蘿,但有學生反饋‘宿舍光照不夠,多肉容易徒長’,”李婷指著表格,“咱們得針對性選品種,比如選姬秋麗、玉露這些耐陰的多肉,再搭配補光小燈,作為‘宿舍專屬套餐’。”
劉宇補充道:“我聯係了本地幾家苗圃,他們有耐陰多肉的苗,價格比之前的供應商低15,而且成活率有保障,明天可以去考察一下,為下一章拓展進貨渠道做準備。”
正討論著,花店門“叮鈴”一響,校園攝影社的社長阿凱帶著兩個社員走進來,手裡拿著張活動策劃表:“小滿姐!我們攝影社下周要辦‘校園綠植攝影大賽’,想跟你們合作!你們提供獎品綠植,我們在比賽中宣傳你們店,雙贏!”
“這可是鞏固口碑的好機會!”林小滿眼睛一亮,“獎品我們包了!一等獎送琴葉榕,二等獎送虎皮蘭,三等獎送多肉組合,參與獎送小綠蘿,怎麼樣?”
阿凱笑得合不攏嘴:“太好了!小滿姐大氣!我們還想在比賽現場設個‘綠植體驗區’,讓參賽選手近距離接觸綠植,你們派個人來講解養護知識唄?”
“沒問題!”李婷自告奮勇,“我去!我還能教大家怎麼拍綠植才好看,保證比賽熱度拉滿!”
送走攝影社的人,媽媽拎著剛買的菜走進來,手裡還拿著張傳單:“小滿!我剛才路過隔壁街,看見有家‘綠快活花店’在搞促銷,說‘買綠植送肥料,成活率95’,還寫著‘校園綠植首選’,這不是跟咱們搶生意嗎?”
林小滿接過傳單,掃了一眼——上麵的綠植照片都是網圖,肥料是不知名的散裝貨,成活率95一看就是噱頭。她剛想說話,就聽見傳單上的綠蘿網圖)模糊的聲音:“……彆買……我是假照片……實際苗很弱……肥料是劣質的……會燒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事,”林小滿笑了笑,“咱們靠的是真本事,不是噱頭。他們的綠植成活率肯定沒那麼高,過幾天就會有顧客來咱們這兒救植物,到時候就是咱們的活廣告。”
果然,第二天下午,就有個學生抱著盆蔫蔫的多肉跑進來,哭喪著臉:“小滿姐!你快救救我的多肉!昨天在‘綠快活’買的,說是‘耐陰好養活’,結果今天就蔫了,還掉了好幾片葉子,他們老板說我養護不當,不管我!”
林小滿接過多肉,指尖一碰就聽見它委屈的聲音:“……苗太弱……根沒長好……肥料是鹹的……燒得我根疼……他還騙我說‘這是進口肥料’……我想換土……想喝清水……”
“這是劣質苗加劣質肥料導致的燒根,”林小滿一邊處理一邊說,“他們的多肉是溫室催出來的,根係不發達,肥料是工業鹽兌的,根本不能用。你放心,我幫你換土剪爛根,過幾天就能恢複。”
學生看著林小滿熟練的操作,又對比了自己買的多肉和店裡的多肉,羞愧地說:“早知道就來你家買了,以後再也不貪便宜了!”
這件事很快在校園論壇和微信群裡傳開,大家都在說“小滿的花草屋是真靠譜,‘綠快活’是坑”,花店的人氣更旺了,甚至有周邊商鋪的老板主動找上門,想合作長期養護。
“老板,我們咖啡店想在店裡擺幾盆綠植,吸吸油煙,”咖啡店老板王姐說,“之前在彆的花店買過,沒兩個月就死了,聽說你家綠植成活率高,還能上門養護,我們想跟你長期合作!”
林小滿立刻答應:“沒問題!我給你推薦吊蘭和常春藤,吸油煙和甲醛效果好,耐陰耐旱,我們每周上門養護一次,保證綠植活得好好的。”
接下來的一周,團隊忙得腳不沾地——李婷忙著籌備攝影大賽的體驗區,劉宇忙著考察苗圃、整理用戶反饋,林小滿負責接待顧客、處理遠程谘詢和上門養護訂單。植物們也沒閒著,多肉天天趴在窗邊“監工”,看誰沒給綠植曬太陽;老蘭花負責“出謀劃策”,提醒林小滿哪些綠植需要澆水、哪些需要鬆土;風信子則努力發芽,準備在攝影大賽上驚豔亮相。
有天晚上,團隊忙到十點才關門,李婷癱在椅子上,喝著冰水說:“雖然累,但真充實!現在校園裡提到綠植,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咱們店,離‘第一店’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劉宇看著記賬本,笑著說:“這一周的銷售額比之前翻了一倍,上門養護訂單增加了30,合作的商鋪已經有5家了,效果很明顯。”
林小滿看著牆上的錦旗和牌匾,又看了看滿店精神抖擻的綠植,心裡滿是成就感。她知道,成為“第一店”不是靠口號,而是靠每一盆活下來的綠植,每一個滿意的顧客,每一次用心的服務。
帆布包裡的多肉打了個哈欠,卻還在說:“明天攝影大賽,我一定要好好表現,讓大家都知道我是‘第一店’的形象大使!誰也彆想搶我的鏡頭!”
老蘭花晃了晃葉片:“你啊,就知道搶鏡頭。不過看著咱們店越來越火,越來越多植物被好好照顧,我也替你開心。”
媽媽端來剛熬好的銀耳湯,給大家每人盛了一碗:“辛苦了辛苦了!喝碗銀耳湯補補,你們現在比我上班還忙,不過看著你們這麼有乾勁,我真為你們驕傲!”
林小滿喝著銀耳湯,看著窗外的月光,心裡突然很踏實。她知道,成為“校園及周邊花草養護第一店”隻是一個階段性目標,未來還有更遠的路要走,但隻要團隊齊心協力,隻要一直用心聽植物的需求,就一定能實現目標,甚至走得更遠。
手機屏幕亮起,是攝影社阿凱發來的消息:“小滿姐,體驗區的綠植都準備好了嗎?明天早上九點比賽開始,大家都等著看你家的綠植呢!”
林小滿笑著回複:“準備好了!明天一定給大家帶來驚喜!”
她放下手機,摸了摸風信子的種球,聽見它興奮地說:“明天我就要發芽了!我要長得高高的,開花給大家看,助力咱們店成為第一!”
林小滿點點頭,心裡暗暗想:明天的攝影大賽,不僅是展示綠植的機會,更是宣傳“植物友好”理念的機會,隻要讓更多人愛上植物、學會養護,“第一店”的目標,一定能穩穩實現。
晚風拂過花店的窗戶,帶著綠植的清香和銀耳湯的甜味。林小滿知道,這隻是向“第一店”邁進的一小步,但每一步都走得紮實、堅定,而這份紮實,終將讓“小滿的花草屋”成為真正的“校園及周邊花草養護第一店”,讓綠意和溫暖,覆蓋整個校園及周邊的每個角落。
喜歡我靠聽懂花草說話稱霸全國請大家收藏:()我靠聽懂花草說話稱霸全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