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地震局牽手綠植團_我靠聽懂花草說話稱霸全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6章 地震局牽手綠植團(1 / 1)

春風小區和城東新區的兩次植物預警事件,不僅在市民中引發熱議,更引起了市地震局的高度關注——供水管破裂、燃氣管道鬆動的微小震動,都被植物精準捕捉,而這種對微小震動的感知能力,正是地震監測中急需的補充手段。

周三上午,市地震局監測中心的張主任帶著兩位技術專家,專程來到林小滿的花店,開門見山說明來意:林老師,我們關注到你通過植物感知地下微小震動和異常的案例,非常震驚!地震監測中,我們需要捕捉地殼深處的微小震動,但現有儀器在某些區域比如老城區、複雜地形)存在監測盲區,而植物的根係遍布地下,能感知到儀器可能忽略的微小震動,我們想和你合作,嘗試用植物輔助監測微小震動,填補監測盲區!

林小滿愣了一下,耳邊傳來多肉興奮的隻有林小滿能聽到):地震局!要和地震局合作了!我要成為地震監測首席官,上新聞、上電視,成為植物界的超級明星!她壓下心裡的激動,笑著回應:張主任,這是我們的榮幸!植物確實能感知到地下的微小震動,而且範圍廣、成本低,我們很願意和你們合作,為地震監測出一份力!

張主任點點頭,拿出一份初步合作方案:我們計劃分三步走:第一步,篩選對微小震動敏感的植物;第二步,在全市現有地震監測點周邊布置植物監測區,同步記錄植物信號和儀器數據,校準植物感知的準確性;第三步,在監測盲區增設植物監測點,形成儀器+植物的雙重監測網絡。

我補充一下,技術專家李工推了推眼鏡,我們關注到不同植物的根係深度、敏感度不同,比如深根植物槐樹、梧桐)可能感知更深層的震動,淺根植物麥冬、鳶尾)對表層震動更敏感,我們需要通過實驗篩選出最適合的監測植物

林小滿立刻召集團隊討論,劉宇興奮地說:這太有意義了!我們可以用之前的植物環境監測數據,結合地震局的震動數據,建立植物信號與震動強度的對應模型,讓植物感知更具科學性!

陳陽補充道:我們可以設計標準化的監測流程,讓少年綠植團的孩子們參與日常記錄,比如植物葉片狀態、枝條晃動情況排除風力影響),再結合林老師的感知信號,形成完整的監測數據鏈。

李婷舉著相機:我可以全程記錄合作過程,製作植物監測地震係列科普視頻,讓市民了解植物監測的原理,也擴大綠植團的影響力!

張胖子湊過來說:我來負責植物監測區的物資供應!敏感植物幼苗、養護工具、營養液,還有記錄板、防護設施,我全包了,保證監測區的植物長得壯壯的,能精準感知震動!

合作很快敲定,首批試點選擇了三個區域:市地震監測中心周邊儀器密集區,用於數據校準)、老城區古槐公園深根植物集中,監測深層震動)、城郊山區監測盲區,地形複雜,儀器難以覆蓋)。

一周後,植物監測區建設正式啟動——

在市地震監測中心周邊,團隊種植了麥冬、鳶尾、紫薇等淺根和中根植物,張胖子特意定製了植物監測點的標識牌,上麵畫著多肉的q版形象,寫著地震監測小哨兵;劉宇安裝了小型氣象站和震動記錄儀,同步記錄溫度、濕度、風力排除環境乾擾)和震動數據;陳陽設計了詳細的記錄表格,讓綠植團的孩子們每周三次記錄植物狀態。

在老城區古槐公園,這裡有十幾棵百年古槐,根係深入地下數米,是天然的深層震動探測器。林小滿帶著孩子們給古槐做了全麵體檢,清理根部垃圾、鬆土、補充營養液,耳邊傳來古槐們憨厚的:

……要幫我們監測地震?沒問題!我們的根能感覺到地下的動靜,哪怕很輕微,我們都能察覺到!

以前也感覺到過幾次小震動,以為是施工,現在知道是微小地震,以後會及時提醒小滿!

希望能幫到人類,讓大家提前做好準備,減少災害損失!

在城郊山區,這裡地形複雜,儀器監測信號弱,團隊種植了側柏、酸棗等耐旱、耐貧瘠的深根植物,設置了三個植物監測點,張胖子還安裝了太陽能供電的環境監測儀,實時傳輸數據。林小滿觸摸著剛種好的側柏,耳邊傳來它們堅定的:

……這裡的土壤雖然貧瘠,但我們會努力紮根,感知地下的每一個細微變化!

我們會和儀器一起,守護這片區域的安全!

少年綠植團的孩子們成了植物監測的日常誌願者,每個周末都帶著記錄板、放大鏡,來到監測區記錄植物狀態:古槐爺爺的葉片沒有異常,枝條沒有晃動排除風力),感知到3次輕微震動,和儀器記錄一致!麥冬的葉片輕微卷曲,不是缺水,是感知到地下0.2級微小震動,已經記錄下來!

監測過程中也遇到了小挑戰——老城區古槐公園附近有施工,工地震動乾擾了植物信號,導致植物頻繁傳遞震動預警。孩子們立刻彙報,林小滿和地震局的專家趕到現場,李工調整了監測參數,排除施工震動的乾擾施工震動頻率與地殼震動不同),同時聯係施工方,調整施工時間,避免影響植物監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植物的敏感度超出我們的預期!張主任看著同步記錄的數據,興奮地說,上周郊區發生一次0.4級微小地震,儀器監測到的同時,古槐公園的古槐也傳遞了明顯的震動信號,麥冬、鳶尾也有反應,而且植物信號比儀器早了2秒捕捉到!

林小滿笑著說:植物的根係是天然的震動傳感器,能直接感知地下土壤的震動波,而且沒有儀器的安裝限製,在老城區、山區等複雜地形,植物監測能發揮很大作用。她心裡清楚,這2秒看似短暫,但在地震預警中,每一秒都能為人們爭取逃生時間。

合作進行了一個月,初步數據顯示:深根植物古槐、梧桐)能穩定感知0.3級以上的微小震動,淺根植物麥冬、鳶尾)對0.2級以上震動有反應,而且植物感知的震動範圍比單一儀器更廣,能覆蓋儀器難以到達的角落。

市地震局召開了初步成果發布會,邀請了媒體和市民代表參加。發布會上,張主任展示了植物監測與儀器監測的對比數據,播放了綠植團孩子們記錄植物狀態的視頻,林小滿分享了植物感知震動的原理和案例。

植物監測不是替代儀器,而是補充儀器的不足!張主任強調,在監測盲區,植物能填補空白;在儀器密集區,植物能提供雙重驗證,讓監測數據更準確、更全麵。未來,我們計劃在全市推廣儀器+植物的雙重監測模式,讓植物成為地震監測的小哨兵

媒體記者們紛紛提問:林老師,植物感知的震動信號如何區分是地震還是施工、車輛震動?少年綠植團在監測中發揮了什麼作用?未來會在更多區域布置植物監測點嗎?

林小滿一一回應:不同震動的頻率、強度、持續時間不同,植物傳遞的信號也有差異,我們通過數據校準,已經能初步區分;少年綠植團的孩子們負責日常記錄植物狀態,是監測網絡的重要力量;未來我們會在全市20個監測盲區增設植物監測點,讓監測網絡更完善。

發布會結束後,植物輔助監測地震的新聞迅速傳遍全城,甚至登上了省級新聞。網友們紛紛點讚:

太神奇了!植物不僅能綠化環境、預警管道問題,還能監測地震,簡直是全能選手!

林老師和綠植團太厲害了,跨界合作出奇跡!

張主任的思路太靈活了,用植物填補監測盲區,成本低、效果好!

希望儘快推廣到更多地方,讓植物成為我們的安全守護者!

多肉團長又升級了,現在是地震監測首席官,太牛了!

多肉在包裡得意地了一聲隻有林小滿能聽到):那是當然!我現在是名人了,以後走到哪裡都要有保鏢、有粉絲,還要簽簽名、拍廣告!林小滿笑著戳了戳它的葉片:彆驕傲,以後還有更重要的監測任務,要繼續努力哦!

張胖子的生意也跟著火爆,不僅小區物業、綠化部門來采購敏感植物和監測物資,連周邊城市的地震局都來谘詢,想購買植物監測套餐。他笑得合不攏嘴:沒想到和地震局合作,我的生意還能拓展到這個領域!我要專門培育一批監測專用植物,保證敏感度高、易養護,讓更多地方能用上植物監測!

少年綠植團的孩子們也備受鼓舞,不少孩子主動申請成為核心監測誌願者,定期到監測點記錄數據,還製作了植物監測科普小報,在學校和社區宣傳植物監測的知識。市第一中學的青禾綠植團還成立了植物監測小組,在學校的小花園建立了微型植物監測點,成為校園科普的重要陣地。

林小滿團隊和地震局的合作還在深入,他們計劃建立植物震動信號數據庫,將不同強度、不同類型的震動與植物信號對應起來,提高植物監測的準確性和自動化程度。同時,他們還在研究植物對地震前兆的感知,比如土壤濕度、氣體成分的變化,希望能讓植物在地震發生前發出更早期的預警。

夜色漸深,花店的燈光依舊亮著,林小滿看著窗外的月光,耳邊傳來城市裡植物們平穩的呼吸聲,心裡充滿了使命感。她知道,與地震局的合作,是植物友好理念的又一次升級——植物不再隻是被保護的對象,更是守護人類安全的夥伴,這種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正是城市最珍貴的財富。

喜歡我靠聽懂花草說話稱霸全國請大家收藏:()我靠聽懂花草說話稱霸全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後,放棄白月光轉追清純校花 重回92,從小樹林開始發家逆襲! 反派崽崽駕到,爆改親爹戀愛腦 官場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雲 太帥了美女都喜歡我怎麼辦 打賞返現,美女主播被我套路壞了 我有九層寶塔 官場言靈:我靠說話咒翻對家 重回五九:家人溫飽我全包 官場:我真不想當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