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廟農墾社全體社員,以及參與勞動的官兵們,喜氣洋洋拿著鐮刀割下今年第一把小麥。
接著他們把手裡的麥子舉起來,大聲說著吉利話。
嗯,更像是在喊號子。
“今年大豐收,嘿!”
“明年更厲害,嘿!”
“吃飽了肚子,嘿!”
“消滅小鬼子,嘿!”
兼職當攝影師的錢沱沱來了個閃電n連拍。
她沒有這個時代常見的照相機,用的是現手機。
大家對她手裡的小盒子也見怪不怪,都知道這是“最先進的相機”。
打印相片也方便得很,商城有賣手機打印機。
當然她也沒忘記拍視頻。
接著社員和官兵們,換上最破、最舊的衣服,滿麵笑容放下鐮刀,拿起單人收割機正式開始收割。
這單人收割機真好用呀,隻需要把刀刃對準麥杆揮過去,麥子就像敵軍一樣一倒一大片。
有人負責割,有人負責收攏捆好運送。
很快,畝產出來了。
“400斤!足足400斤啊!”
“嗚嗚嗚……我想都不敢想啊!”
社員們知道畝產400斤後歡呼起來,有些老農甚至還蹲在地上嗚嗚哭。
注:為了方便,斤數不是當時的十六兩秤,而是現代的十兩。
錢沱沱不太理解他們為什麼這麼激動。
畝產四百斤並不多呀,她在現代了解過,小麥畝產普遍在600斤以上。
畝產千斤也很多。
要不是因為這裡山地多水田少,不然要是種那位偉大的袁爺爺培育的雜交水稻,產量更可觀。
感謝袁爺爺!讓大家夥吃飽飯!
哼,那些鼓吹“碳水不好”的家夥,袁爺爺把他們喂得太飽讓他們人話都不會說了!
“衛冉同誌!謝謝你!”
跟著參加開鐮儀式並參與收割的王鐵山,激動跑過來有些語無倫次道謝。
錢沱沱擺擺手:“謝啥,這畝產也不高啊。今年的冬小麥咱再努努力,爭取達到畝產八百斤!”
王鐵山瞪大眼睛,仿佛聽到了神話,“八百斤?你可真敢想啊!”
“為什麼不敢想?還有畝產千斤我沒說呢。”
一句話讓王鐵山覺得他在聽天方夜譚。
“衛冉同誌,你知道去年晉西北地區小麥的畝產是多少嗎?”
錢沱沱想了想,猜道:“三百斤?”
不然也不會因為畝產四百而歡呼。
王鐵山苦笑一聲:“你想多了。是39斤。”
錢沱沱聲音不自覺提高了些:“你說什麼?39斤?畝產?!”
對方重重點頭:“對,就是畝產。所以你知道為什麼我們這麼高興了吧!”
這次收獲比去年多了足足十倍,十倍啊!
“不,不是,怎麼才39斤啊。”
錢沱沱難以想象這麼低的產量,怎麼養活人。
“因素很多。一是種子,戰亂讓大家都沒有什麼良種,甚至連種子都沒有。要麼是被鬼子、鬼子搶走當糧食,要麼為了活命,不得不把種糧吃掉。”
王鐵山是農民的兒子,知道種地的苦。
錢沱沱提供的種子,是在商城裡買的良種。
抗旱,抗伏、抗病、抗蟲性極好。
再加上有她提供的化肥,第一批春小麥雖然因為土地、天氣原因,畝產還是達到四百斤。
“衛冉同誌,你活人無數啊!”
王鐵山聲音哽咽,他爺他奶就是活活餓死的。
臨死前,想吃一口白麵都沒能滿足。
就一口白麵!都滿足不了!
錢沱沱後退一步,那手搖得跟錢多多用力甩尾巴一樣:“不不不,不是我的功勞,是大家的功勞!我就是動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