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塵渦的引力如同衰竭的潮水,逐漸褪去其掌控。暗繭掙脫了最後一絲流束的纏繞,徹底沒入塵渦外更加廣闊、卻也更加死寂的無儘黑暗。這裡的蒼茫介質似乎變得更加稀薄、更加“空曠”,那種無處不在的沉重壓力減輕了許多,卻帶來一種更深邃的、仿佛被整個宇宙遺忘的孤寂感。
根據星靈族數據勾勒出的安全航線,暗繭維持著最低能耗的巡航狀態,向著推測中的“晶壁”方向緩慢而堅定地移動。
繭內,能量水平依舊維持在警戒線邊緣,但已不再持續惡化。趙生源和蘇晚都沉浸在各自的“工作”中,爭分奪秒地利用這難得的相對平穩期。
趙生源的意識核心如同最精密的超算中心,全力運轉著。絕大部分算力都用於解碼、驗證、吸收星靈族遺產中那海量的數據。
星靈族對空間和能量的理解方式與他的認知體係截然不同,更偏向於一種基於靈能共鳴的、近乎藝術般的模型構建,而非絕對的數學邏輯。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卻也打開了全新的視野。
他看到了那被標記為“陷阱”的死亡之門的精確坐標及其周邊區域的詳細空間褶皺圖譜,其複雜和凶險程度讓他那冰冷的意誌也為之凜然。
他看到了關於“晶壁”本身的初步觀測數據——那並非一堵“牆”,而是一片浩瀚無垠、由狂暴的混沌能量、破碎的法則碎片、甚至可能還有消亡世界的殘骸構成的、不斷生滅變化的絕望海!穿越它,無異於逆天搏命。
他還看到了星靈族對“巡天”力量的部分分析,雖然殘缺,卻揭示了其運作機製的某些側麵,尤其是其對於“異常空間波動”和“高維信息泄露”的極端敏感性。
這些信息,每一份都價值連城,每一份都需要反複推演、消化,並與自身已有的認知進行融合。
偶爾,他會將一些非核心的、關於晶壁能量環境特性的數據碎片,共享給蘇晚。並非征求意見,而是如同下達指令般,要求她提前熟悉、適應。
蘇晚則全身心地投入到對這些能量特性的感知與共鳴中。她的方式與趙生源截然不同,並非分析計算,而是用生命靈光去模擬、去體會那些描述中狂暴、混亂、卻又蘊含著某種原始生機的力量。她的輝光時而劇烈動蕩,時而凝滯沉重,仿佛正在提前經曆那可怕的穿越。這個過程顯然並不輕鬆,甚至帶有痛苦,但她堅持著,輝光中的那抹蒼黃色愈發沉凝,隱隱多了一絲曆經風霜的韌勁。
除了消化信息,趙生源另一部分算力則專注於“廢物利用”。
他操控著黑暗觸須,對那些收集來的星靈族殘骸部件進行拆解、分析。那些蘊含著獨特空間波動的材質被他仔細研究,試圖理解其特性,並嘗試著將其熔煉、補強到暗繭受損最嚴重的部位。
這個過程緩慢而精細,如同微雕。他需要不斷調整悖論之弦的振動頻率,模擬出接近星靈族靈能的波動,才能讓那些異種材質與暗繭的混沌角質層勉強融合。
蘇晚則在旁默默輔助,她的生命輝光對於能量融合有著天然的親和力,總能在他進行熔煉的關鍵時刻,恰到好處地提供一絲穩定與調和,讓融合過程更加順利,減少能量損耗。
兩人交流甚少,往往隻是一個意念指令,一個無聲的執行。冰冷的拆解分析與溫暖的調和穩定,在這狹小空間內形成了另一種枯燥卻高效的默契。
而那顆被收藏起來的、漆黑的星靈之卵,則一直沉寂在角落,沒有任何變化,仿佛真的隻是一塊特殊的石頭。趙生源掃描過數次,皆無法穿透其外殼,便暫時將其列為“待觀察項”,不再投入額外精力。
時間就在這忙碌與沉寂中不斷流逝。
直到某一刻,當暗繭按照星靈族航線指示,穿越某片極其偏僻、連塵埃都稀薄到極致的區域時——
一直專注於熔煉一塊星靈族護甲碎片的趙生源,猛地感到那根與之連接的悖論之弦,極其輕微地、自發地震顫了一下!
並非受到他的驅動,而是仿佛被外界某種極其細微的、同頻的波動所引動!
幾乎同時,正在模擬晶壁混沌能量的蘇晚,也猛地抬起頭,輝光劇烈閃爍起來!【……有聲音!】她的意念帶著驚疑不定。【……很微弱……在‘唱歌’?……不對……是……哭泣?……】
趙生源的意識瞬間提升到最高警戒!所有算力停止,感知力如同無形的雷達般全力掃向弦音指引和蘇晚感應的方向!
然而,外界依舊是一片死寂的空曠,沒有任何能量波動,沒有任何物質痕跡,甚至連蒼茫介質都稀薄到近乎真空。
什麼都沒有。
【……錯覺?】蘇晚的意念帶著自我懷疑,方才那奇異的感應如同幻覺般消失了。
趙生源的意誌沉默著,沒有立刻下結論。他仔細回味著方才悖論之弦那一下極其短暫的自發震顫。那不是錯覺。某種東西,一定存在過。
他操控暗繭,緩緩向那個方向又移動了一段距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靜止。
等待。
許久,就在蘇晚都以為真是錯覺,準備繼續修煉時——
嗡……
悖論之弦再次自發震顫!這一次,更加清晰!並且,不再是單一的頻率,而是一段極其短暫、卻蘊含著某種複雜情感與信息的波動旋律!
悲傷、眷戀、孤獨、還有一絲……微弱的呼喚?
而蘇晚的感應也更加明確了!【……是它!就是那個‘歌聲’!好像……好像一個……迷路的孩子……】
這一次,趙生源精準地鎖定了那波動傳來的源頭——並非某個具體的點,而是一片看似空無一物的空間區域!
他立刻將星靈族數據中關於空間異常的描述與眼前情況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