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上,見真章。”李裕平話音剛落,兩把短劍已至哥舒臨的頸脖前。
兵器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
這個理念用在普通人身上完全合理,但並不適用於共鳴者。
否則全員都使用槍了,不會看到任何的冷兵器或是近身武器。
實際上共鳴力的傳導,是會隨著距離遞減的,這點用在武器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共鳴力的總量是有限的,共鳴者能爆發出的瞬間能量,也是有限的。
利用共鳴力驅動或強化子彈,不可能單單隻是強化彈頭,同時還要兼顧擊發的容器與推進力。
否則子彈過程中的慣性不足,會導致有效射程的下降,或是讓威力遞減的速度過快,以至於無法造成預想中的傷害。
而沒有保護武器,可能會致使炸膛的風險。
這點雖然能透過增加武器質量解決部分,以達到節省共鳴力的效果。
但越是強大的武器,造價和維修費就越是駭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擔這個費用。
連教官這種收入不錯的人,都很難養得起一把四星特製武器,更不要說是其他人了。
能用三星特製武器,或是四星製式武器,通常就算是過得較為滋潤的共鳴者了。
所以近戰武器或短兵器的優勢就體現在這。
因為相對來說共鳴力的消耗能夠更少,能將多餘的能量花費在其他方麵。
因此比起長短兵器之爭,共鳴者的戰鬥體係和風格,講求的還是適配性與協調。適合自己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沒有優劣之分。
當然,這是屬於共鳴能力有利於戰鬥的。對於戰鬥沒有任何幫助的共鳴能力持有者,就跟普通人沒什麼差彆,就是操作黑石武器時比較有效率罷了。
李裕平的攻擊並不能破哥舒臨的防禦,他們在這幾個月的相處下,有了非常清晰的認知。
隻是這場戰鬥既是一場展示,也是他們從新訓邁向實戰,真正的結訓儀式。
哥舒臨不會放水,至少在技術層麵上是。
白發少年瞬間壓低身姿,躲過了來人的攻擊。
他不能拔出劍,這不是看不起或要羞辱人,而是因為這樣會死人。
少年凝氣結劍,並不是他慣用的巨劍,而是一把普普通通的紫黑色長劍。
此乃其為尊重敵手,又不損及對方性命,所做之妥協。。
哥舒臨往前揮砍,目標是李裕平的手。
比起他的武器,治療的費用不止比較便宜,而且還能公費報銷,怎麼看斷手都比兵器斷掉劃算。
然而對方卻是當機立斷,並沒有打算用武器硬扛,果斷選擇放下右手的短劍。
“哐!”
堅硬的三星特製黑石武器,撞擊到了沙土下掩埋的石台,在緩衝下仍然發出了聲響。
李裕平整個人往右後方仰躺,並在短劍碰觸到實質地麵後,便將其重新拔出,回到了自己手上。
張珊和李姒也沒有閒著,在白發少年的兩側同時襲來,長刃與雙拳同時夾擊。
麵對前方準備昂起的李裕平,以及左右兩麵迎來的招呼。
似乎留給哥舒臨唯一的出路,就是往後退出包圍圈。
隻是正當他這麼打算時,藍發青年卻運用手腕的力量,將剛拾起的短劍甩了出去,這是哥舒臨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