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員登記完成,歡迎使用,從現在起由人工智能“阿耳戈”為您服務,如有需要請隨時叫我。」
伴隨著機甲的主電源接通,360度無死角的影像如同將整個世界搬進了座艙,流光溢彩的壁板邊緣仿佛徹底消失,陳硯像是懸浮在半空,能清晰看見四麵八方的景致——自己正處於一座巨大的丘陵之上,淺褐色的土坡被夕陽鍍上一層金紅,坡麵裸露出的岩石棱角分明,像是被巨斧劈過的痕跡。遠處的坡腳嵌著大片深綠的森林,樹冠層層疊疊,風過時掀起綠色的浪濤,能看見枝椏間驚起的灰喜鵲,翅膀掠過樹葉的沙沙聲仿佛穿透了影像傳來。
左側影像裡,一片遼闊的草原順著丘陵的緩坡鋪展開,淺黃與深綠交織成毛茸茸的毯,幾頭山羊正低頭啃食草葉,它們的絨毛在陽光下泛著蓬鬆的光澤,偶爾抬眼望向機甲的方向,黑亮的瞳孔裡映不出絲毫驚慌,嚼草的動作還帶著幾分漫不經心。
右側的畫麵被一條銀帶分割——那是條蜿蜒的小溪,溪水清澈得能看見水底圓潤的鵝卵石,幾尾草魚擺著尾巴遊過,攪碎了水麵倒映的雲影。偶爾有魚鷹展開翅膀掠過水麵,銳爪在溪水裡一點,銀光閃閃的大魚便被牢牢鉗住,展翅飛往樹冠的巢穴裡,養育嗷嗷待哺的雛鳥。
機甲腳下鋪著白堊色的石板路,它通向一座酷似“凱旋門”的大型建築,門洞裡黑漆漆的,看不見另一頭的景色。石板大道的兩旁是精雕細琢的各式人物,有的身穿鎧甲,揮舞著刀劍、有的身穿異國服飾、跳著婀娜多姿的舞蹈,更多的是從沒見過人和物,她們就像是傳說中的精靈、矮人和帶有野獸特征的亞人。這些雕塑就好像忠誠的侍衛,站在通往巨石大門的大道兩旁。
陳硯轉動脖頸,影像隨他的動作無縫銜接——背後的景象更為震撼:一座半圓形的巨大石台凹陷在地麵,邊緣整齊得如同用圓規畫出,台麵上布滿了細密的刻痕,組成一個類似星圖的圖案,此刻正有幾縷夕陽的金光穿過雲層,恰好落在圖案中心的凹槽裡,折射出細碎的光斑。
整個空間被一種奇異的寂靜籠罩。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機械的轟鳴,隻有風拂過石柱的嗚咽,遠處草原上動物的叫聲,還有溪水潺潺的流動聲。這些聲音並非真實傳入耳中,卻順著影像裡光影的晃動,在他腦海裡勾勒出清晰的聲場。
座艙的流光在這些自然影像的映襯下,反而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淡紫色的光紋流過“草原”時,仿佛在草葉上投下了一層虛幻的薄紗;掠過“凱旋門”時,又讓那些古老的刻痕多了幾分未來感的神秘。
陳硯忽然意識到,這處遺跡也許和自己的莫名出現有關。但他不是考古學家、更不是天文學家,對鐫刻在古老遺跡上的文字和星圖一竅不通,就算它們和自己有所關聯,陳硯也找不到回去的方法。
還是先活下來再說吧。
“阿耳戈。”
「有什麼吩咐。」
“這台機甲要怎麼操作?”
「請把手放在感應器上,然後在腦海裡下達指令。或者直接用語音下達指令。」
“前進。”陳硯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在他看來,要把躁動的心情平靜下來,還要默念指令有點困難,不如直接下達語音指令來的直接。
話音剛落,座艙突然輕微地晃了一下。陳硯瞬間繃緊了神經,做好了被顛簸晃暈的準備,但預想中的震動沒有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機甲似乎真的在緩慢移動,外部影像裡的石雕正在緩緩後退,但他的身體幾乎感覺不到晃動。座椅像是有某種自動調節的緩衝裝置,無論機甲是前進還是轉向,都能穩穩地托住他的重心,連一絲多餘的傾斜都沒有。就像坐在懸浮列車的頭等艙裡,平穩得讓人幾乎忘記自己正在移動。
“停止。”
景色的流動也應聲停止,但從驚嚇的動物和飛鳥所做出的對比來看,停下的隻有機甲,而不是艙壁上映照出來的畫麵。
“阿耳戈,這具機甲有武器嗎?”
「有攜帶最基礎的武裝,雙刃劍和小機關槍。」
艙壁上的畫麵出現了機甲的三視圖,其中手臂部分攜帶的武器又被再次放大,並且參數信息也用文字標注了出來。
“為什麼隻帶這兩種?”
「人類掌握的裂縫傳送技術有它的局限性,傳送物的質量與傳送所消耗的能量成正比,與傳送距離成反比,質量越大,能耗越高,傳送距離也就越近。為了儘可能增加傳送距離,所以就隻能減少機甲所攜帶的裝備。」
“那彈藥打完豈不是涼涼?”
「肯定,建議馬上進行基地建設,可以為機甲補充能量與彈藥。」
聽到阿耳戈的回答,陳硯的心臟猛然加速,心想這不就是時下流行的殖民模擬+基地建設,甚至還有生存和塔防要素,刺激性簡直拉滿,被丟到宇宙角落的失落感已經全然不見,剩下的隻有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與生存的渴望。
對了,在那之前要先了解一下故事背景和最終任務,畢竟這是遊戲嘛,說不定在達成遊戲設定的目標後就能回去。
“建設基地之後該怎麼辦?要迎來地球的移民嗎?”
「做不到。剛才執行了天體掃描,但無法確定所在的星係位置,這顆星球在數據庫中沒有記錄,更無法與地球建立直接聯係。」
“無法建立聯係?”陳硯的聲音陡然拔高,尾音裡帶著難以置信的顫音。他下意識地往前探身,座椅已經不再束縛著他,差點讓他撞上艙壁。
幸虧陳硯靈機一動,死死抓住感應器不放,這才穩住了身體,感應器接收到他焦急的情緒,淡紫色的光紋突然急促地閃爍了兩下。
“那……那遊戲推送裡說的移民任務呢?”他追問,手指不自覺地攥緊了感應器,溫熱的仿生材質被他捏出了輕微的凹陷。
「任務目標未變更,但執行前提是建立跨星係通訊鏈路。當前首要任務:采集資源,建立總部和通訊中心。」阿耳戈的回答依舊是平穩無波的電子音,像是在陳述一個與己無關的事實。
陳硯盯著艙壁上機甲的三視圖,手臂上的雙刃劍閃著冷冽的金屬光,小機關槍的彈藥參數清晰地顯示著“初始基數320發”。這些武器在剛才看來還帶著點遊戲裝備的酷炫,此刻卻顯得格外單薄——在這片連數據庫都沒有記錄的陌生星球上,這點武裝就像孩童手裡的玩具弱不禁風。
“建立總部和通訊中心需要什麼材料?”他問,聲音比剛才沉穩了些。
艙壁上的畫麵瞬間切換,原本顯示機甲武器的區域彈出一張全息投影圖,上麵標注著幾種閃爍的圖標:「碳、鐵、鈦以及其他稀有元素。」
“這些資源在星球上的分布以及儲量情況能知道嗎?”
「機甲搭載的探測器範圍有限,需要建造更複雜的儀器才能探明。」
“也就是說還是要從基地建設開始。”陳硯低聲重複了一句,語氣裡帶著幾分無奈,卻又透著一股不得不為之的堅定。
他盯著艙壁上那張全息投影圖,看著上麵閃爍的碳、鐵、鈦以及那些陌生的稀有元素圖標,眉頭微微蹙起。這些元素名稱他並不陌生,在中學的化學課本裡都見過,可真要將它們從星球的土壤、岩石中提取出來,提供建造基地所需的材料,對他這個每天和鍵盤打交道的工薪族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那基地建設第一步該做什麼?總不能憑空建起來吧。”陳硯問道,手指無意識地在操控台上輕輕敲擊著,發出輕微的噠噠聲。
艙壁上的全息投影圖再次切換,這次出現的是一個簡易的基地雛形示意圖。「基地建設初始階段,需搭建能量采集裝置與礦石熔煉爐,這些數據庫中已有藍圖,隻要采集到足夠的材料,機甲內的建築模塊就會自動建設,無需人工乾預。」阿耳戈的電子音依舊平穩。
陳硯看著那示意圖,心裡大概有了個譜。說白了,就是先解決原材料的問題,這就像蓋房子得先買來磚頭、鋼筋和水泥。
“行吧,告訴我哪裡有材料,要怎麼開采,我們先把總部建起來。”
「首先,請把機械臂上的雙刃劍更換成采掘器,左前方0.3公裡處有裸露的岩石,富含鐵元素。右側1.5公裡的地表下有煤層,雖然還不足以形成動力煤,但是用來分解碳元素是足夠了。我已經把附近的資源點都標記在地圖上,請依照優先順序和所需要的數量進行采集。」
喜歡在裂縫中求生請大家收藏:()在裂縫中求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