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擴編一事終於正式提上日程,眾人臉上紛紛露出喜色。
現在的獨立團糧食充足,武器彈藥更是不缺,擴編根本沒有任何負擔。
“這份擴軍方案是由李顧問擬定的,大家可以先看看,如果有什麼疑問也可以提出來。”
這份擴軍計劃主要分為兩個方麵。
首先是新增一個步兵營,並組建炮兵營與防空營。
其次則是針對即將到來的戰鬥任務,繼續加強營、連、排、班四級單位的火力配置,
將“火力至上”的理念貫徹到底。
新增的步兵營按照番號排列下來,被定為第六步兵營。
而炮兵營的組建其實早該提上日程。
在前幾次戰鬥中,曾多次出現因缺乏統一炮兵指揮而導致作戰混亂的情況。
隨著152毫米重炮的列裝,李清河認為82毫米迫擊炮已不再適合作為團級支援火力使用。
於是直接將所有82毫米迫擊炮下放至營連一級,進一步強化步兵單位的火力支援能力。
目前的炮兵營下轄多個炮兵連:
第一重型迫擊炮連,裝備6門86式120毫米重型迫擊炮;
第二火箭炮連,共配備8門107毫米火箭炮;
第三重炮連,配有兩門122毫米榴彈炮以及六門66式152毫米加榴炮。
這個重炮連的編製尤為龐大,甚至已經可以單獨成立一個新的炮兵營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反坦克連,配備9門82式無後坐力炮。
僅一個炮兵營的人數就接近千人之眾。
防空營的建設也同步展開,主要裝備兩種防空武器:
14.5毫米高射機槍與37毫米雙管高射炮。
這兩款防空武器已經足夠構建起獨立團在野戰中對中低空的防禦體係了。
畢竟37毫米高射炮的數量已經提升到了十二門。
而14.5毫米高射機槍更是達到了二十四挺之多。
如果將這些防空火力集中使用,密度將非常可觀。
步兵營最大的調整,是將原來的火力加強連改編為機炮連。
這個“機炮”並不是指航空機炮,而是機槍與火炮的合稱。
該機炮連將配備九挺80式7.62毫米通用機槍、六挺85式高射機槍、六門82毫米迫擊炮以及四門82毫米無後坐力炮。
這種配置極大地提升了步兵營在中遠程作戰中的火力強度。
這個機炮連既可以執行火力壓製任務,也可以承擔防空作戰,甚至具備一定的反坦克能力。
將成為整個步兵營的核心火力支撐點,也能夠很好地配合步兵進行機動作戰。
而在連級以下單位方麵,改動並不大。
唯一明顯的變化是將所有60毫米迫擊炮下放到連排一級。
在過去,一門60毫米迫擊炮對於獨立團來說都是極為珍貴的裝備。
如今隻能作為連排級的基本支援火力來使用。
這樣一來,每個步兵營的人數就擴充到八百人左右。
六個這樣的步兵營,總人數大約有五千人。
再加上支援營和防空營的一千五百人,全團人數已經達到六千五百人。
喜歡抗戰:時空倒爺,老李要欣賞櫻花請大家收藏:()抗戰:時空倒爺,老李要欣賞櫻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