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些裝備大多部署在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場,在國內的部署極為有限。
八三式步兵戰車雖然隻有14噸重,但防護性能還是相當不錯的。
“在步兵戰車之後的是我們專用的裝甲運輸車。”
“它們主要負責運輸步兵,火力隻有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
“不過它們的車廂裡可以搭載11名士兵。”
老總聽後連連點頭,讚歎道:“好東西,這些真是寶貝,它們的出現會徹底改變我們的作戰方式。”
不得不承認,老總的眼光十分獨到。
儘管他對機械化作戰了解不多,但他一眼就看出這些戰車帶來的革命性變化。
李清河暗自決定,回頭得找一些關於未來戰爭變革的書籍,讓老總和大家好好學習一下現代戰爭的發展趨勢,這非常關鍵。
“轟轟轟……”
一輛輛炮口高揚的步兵戰車和裝甲運輸車緩緩駛過檢閱台。
在整支一營的行進隊列中,根本看不到任何一名步行士兵。
但大家都清楚,那些戰士全都躲在裝甲戰車“肚子裡”。
上百輛裝甲戰車組成的鋼鐵洪流從麵前駛過,給這些將領帶來的震撼難以言表。
尤其是近距離觀看這些龐然大物,那種壓迫感更為強烈。
日軍的戰鬥力確實不容小覷,裝備也很精良,這一點在無數次戰鬥中已得到驗證。
但倘若他們麵對的是這樣一支機械化部隊,能否招架得住?
顯然很難,這樣的部隊在當前的晉西北,已經可以橫掃一方。
足足過了好幾分鐘,一營的一百多輛戰車才完成這段不長的行進路程。
緊接著,是標有“獨立團第二機械化步兵營”旗幟的二營正式登場。
他們與一營的配置相同,也是整個獨立團裡老兵最多、戰鬥能力最強的兩支作戰單位。
二營長依然是沈泉,此時他正坐在最前頭的裝甲指揮車裡。
李清河此刻充當起了講解員的角色。
“首長,目前獨立團裡配備了裝甲戰車的,就是一營和二營了,每個營大約有一千人。”
老總聽到這裡,頓時吃了一驚。
“一千人?一個營就一千人?”
要知道,以前的獨立團,全團加起來也就一千來人,而且還是在李雲龍接手之後擴充了不少的情況下。
現在一個營就有一千多人,而且還是機械化步兵營,這才是最讓他吃驚的地方。
難怪一個營要配備上百輛裝甲車。
如果隻是幾十輛的話,根本裝不下這麼多人。
“這兩個營,隨便拉出一個,都能和小鬼子一個聯隊硬碰硬。”
陳旅長目光熾熱地望著這些裝甲車輛,語氣中帶著幾分羨慕。
很顯然,他對這些鋼鐵猛獸動了心思。
李清河看到這一幕,笑著說道:“看來陳旅長對這些裝甲車挺感興趣的。”
陳旅長哈哈一笑:“誰能不喜歡這些東西啊?以前打小鬼子坦克的時候,我就一直盼著咱們什麼時候也能擁有這些鐵家夥。”
李清河眨了眨眼,笑道:“那我乾脆送一個營的裝備給陳司令,燃油和彈藥我也可以提供,就是人手得您自己解決。”
現在獨立團嚴重缺人,他手裡的骨乾基本都安排進獨立團當基層軍官和骨乾了,實在抽不出太多人手。
“李顧問,我也想厚著臉皮跟您要些裝備。”一旁的呂司令聽後心裡一動,猶豫片刻後終於開口,“我們用不著一個營,養不起,哪怕一個連、一個排也行。”
六三式裝甲車和八六式步兵戰車並不算貴。
老一點的六三式裝甲運輸車,全套下來也就十幾萬一輛,翻新一下也不過二十萬左右。
至於八六式步兵戰車要貴一些,翻新之後大概五十多萬一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