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個項目,我們的技術骨乾可都拚了命,就是為了向李總展現我們的誠意。”
“根據測試小組的估算,大概再有兩個月,所有測試就能完成,之後就可以進入定型和批量生產階段。”
“如果後續有任何需要優化的地方,我們的售後保障團隊也一定會讓李總滿意。”
聽完他這番話,李清河心中十分受用,不愧是做管理出身的,說話滴水不漏。
“很好,你們的執行力我非常認可。”
新型虎王坦克對他來說,關係重大,這可是一次難得的盈利機會。
現在可以說一切準備就緒,隻差最後一步。
隻要那位德國元首看中了它,並下令u軍大規模采購,他就可以穩穩地坐等收益滾滾而來。
沒過多久,眾人便抵達了設計院。
為了迎接李清河的項目,二零七所專門騰出了一間辦公室作為項目辦公區域。
走進一間屋子,隻見幾位工程師正圍在電腦前,一邊討論一邊比劃著圖紙。
“吳工,我們的重要客人來了,想來看看項目進度。”
吳工是二零七所的資深設計師之一,曾參與過九六式主戰坦克的研製工作,擔任副組長。
這次由他來牽頭負責一個老舊坦克係列的升級項目,可見二零七所對這項合作的重視程度。
當然,這位技術骨乾願意親自出馬,估計也和那筆不菲的項目獎金有關。
再怎麼說,誰也離不開柴米油鹽,再高深的理工男也得麵對現實生活。
吳工雖然是技術人員,但在待人接物上也很在行。
他一見到李清河,立刻露出笑容:“李總,可算等到您了,我正琢磨著該什麼時候請您過來走一遭呢。”
“也好讓您看看,我們好確定接下來的方向。”
李清河笑了笑,說道:“客氣了,我對這些設備其實是個門外漢。
這種軍備可不是普通的商品,我看不出什麼門道,專業的事當然還是交給你們這些專家。”
嘴上這麼說,他還是走到電腦前湊近看了看。
吳工隨即說道:“小李,把項目圖紙調出來,給李總展示一下。”
屏幕首先顯示的是一款自行榴彈炮。
這門火炮以新式虎王坦克為底盤,采用了前部一體化炮塔設計。
這個炮塔與底盤是一體的,無法旋轉。20型榴彈炮。
這款152毫米口徑的火炮曾經廣泛列裝,隻需稍作調整就能裝在炮塔上。
比起從頭開始研發一門新炮,這種做法顯然更加高效省力。20型152毫米榴彈炮也是二戰時期最經典的火炮之一。
當然,從實戰定位來看,這種火炮更適合被稱作重型突擊炮。
在戰場上,它將具備極強的威懾力,尤其適合城市巷戰環境,堪稱利器。
第二個項目與前一款一脈相承。
相比之下,這一款安裝的是一門加農炮,主要用作機動遠程壓製火力,對於第三帝國的u軍來說,無疑具有極高價值。
此外,自行加農炮、自行高射炮、自行火箭炮、重型殲擊車等多個型號也在同步設計中。
儘管項目繁多,但大多基於已有成熟設計,隻需稍作調整即可適配。
再加上二零七所豐富的設計經驗,整體工作難度並不算高。
畢竟在沒有複雜電子係統的情況下,純機械設計對他們來說就是家常便飯。
結構越複雜,要考慮的細節就越多,效率自然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