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的蓋世太保,把消息封鎖得太嚴實了,否則他本可以做更多準備。
而此時的李清河,正悠然地躺在酒店裡。
對於第二天的測試,他信心十足。
亨舍爾的虎式坦克的確經典,但問題也不少。
他這次帶來的新型虎王坦克,是在虎王的基礎上全麵升級而來。
從原本最受詬病的交錯式負重輪,到動力係統、懸掛結構、防護裝甲等各個方麵,都做了優化改進。
以當今的標準來看,這輛改進後的虎王坦克已經是重型坦克中的佼佼者。
火力、機動性與防護能力兼備。
這些優勢,光是從數據上就能體現出來。
隻要元首不是視而不見,自然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還有一個常被忽視的關鍵點——工時與成本。
李清河引進的生產線來自現代時空中。
雖然沒有使用數控設備,但整體水平仍領先當下一大截,加工精度和效率都遠高於傳統工藝。
一輛新型虎王坦克,製造所需工時僅略高於t34,約在一萬小時左右。
成本方麵也控製得很好,整車成本約合20萬馬克。
這便是現代技術帶來的優勢。
新的一天如期而至。
李清河和鄧肯斯一早就來到了柏林郊外的坦克測試場地。
雖然不是什麼正式慶典,但現場還是來了不少納粹高層。
坦克一直是第三帝國陸軍高度重視的裝備之一。
虎式坦克項目早在多年前便引起軍方高度關注。
而現在,又一款新型坦克突然出現,而且它的製造方正是安布雷拉公司。
不少人特地趕來,一睹這神秘競爭者的真容。
李清河已經和第三帝國的許多高層打過交道,彼此之間也算熟悉。
儘管這些大人物對他態度和善,至少表麵如此。
對於這場坦克之爭,不少軍中要員都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像古德裡安、隆美爾這樣的名將,聽說這件事後,專程從前線趕了過來。
幾人見到鄧肯斯和李清河後,紛紛熱情地打招呼。
隆美爾走到李清河麵前,臉上露出笑容,說道:“李,又見麵了,感謝你們公司在北非給予我們的支援。”
李清河握住他的手,笑著回應:“這是我們該做的,將軍在北非打得非常出色,‘沙漠之狐’的稱號當之無愧。”
隆美爾之所以對李清河如此熱情,還要從那片油田說起。
大家都知道,盟軍的海軍一直實力強大,地中海的製海權也始終被他們牢牢掌控。
意大利的海軍,和他們的陸軍一樣,戰鬥力堪憂。
麵對英國的地中海艦隊,他們依舊選擇避戰不出。
然而英國海軍卻不打算放過他們。
在1940年11月,英國海軍航空兵對意大利主要海軍基地塔蘭托發動空襲,重創了意軍艦隊,從此地中海的製海權便牢牢掌控在盟軍手中。
儘管第三帝國派遣大量潛艇、魚雷艇進入地中海,但能起到的作用卻十分有限。
這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問題——身處北非的陸軍難以獲得來自歐洲本土的支援,尤其是油料嚴重短缺。
況且北非並不是第三帝國的主要戰場,獲得的資源和關注極為有限。
但在這樣的困境中,隆美爾仍率領十餘萬陸軍打出了亮眼戰績。
北非的歸屬直接影響到油田的控製權。
說實話,李清河並不希望隆美爾這麼快就失敗,至少短期內不能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