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突擊大隊的編製隻有200人左右,
但他們的武器裝備卻十分精良,突擊步槍、輕重機槍、火箭筒、迫擊炮、防彈衣等一應俱全,
基本達到了2000年左右的先進水平。
除此之外,李清河還為他們配備了雙目夜視儀及部分夜視器材,大幅提升了夜間作戰能力。
因為李清河一直將突擊大隊作為特種部隊來打造,所以裝備方麵自然也要向特種部隊靠攏。
不過,在正麵戰場上,特種部隊的用武之地並不大,因此在整體部署中所受的關注也較為有限。
這次行動中,他們主要負責清理地麵殘餘的日軍有生力量。
而坦克營和機械化步兵營的任務則是控製大峪口關,以應對日軍可能發起的反攻。
至於為何作戰方案中沒有安排第一航空大隊參與此次行動,
是因為他們的目標並非大峪口關本身,
而是即將趕來支援的日軍部隊。
在夜間,憑借紅外夜視設備,他們可以輕鬆發現地麵上的敵軍目標,
隻需將各類彈藥傾瀉在敵人頭上即可。
此外,李清河還專門給他們配備了2501型航空炸彈,
這種炸彈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航空子母彈,
是我軍從毛子那邊引進並仿製而來的。
彈艙內攜帶的子彈藥種類多樣,每次投放都是隨機搭配,
有10公斤重的殺傷爆破彈、2.5公斤的殺傷爆破彈,還有燃燒彈。
這些武器都是對付野外暴露目標的利器,
而日軍的行軍部隊,恰恰是最理想的目標之一。
有第一航空大隊在空中進行火力掩護,日軍的增援部隊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靠近大峪口關。
這便是李清河精心策劃的作戰方案。
左雲縣,大同軍分區作戰指揮中心。
李清河抬起右手,盯著腕表上跳動的指針,仿佛連心跳都與它同步。
這是他第一次指揮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心裡難免有些緊張。
這些年來,他閱讀了大量軍事類書籍,
又與李雲龍共事多年,指揮理論方麵已經相當成熟,
早已不是剛穿越時那個一無所知的青澀少年。
當表針指向12點整時,李清河拿起桌上的電話,
“我是李清河,我宣布,‘夜幕行動’正式開始,各部隊按計劃執行。”
隨著這通電話下達,命令迅速傳達到各個作戰單位。
如今的獨立團已經配備了世界上最先進、最完善的通信係統,
作戰指令可以直接下達到排一級單位。
無線電台已經配備到連一級,
而班排單位也都配備了便攜式對講機。
為了實現這一通信體係,李雲龍在作戰指揮部專門組建了一個龐大的通信中樞,
現在這個機構已經擴展為一個完整的通信營。
即便是號稱裝備土豪的美軍,也未必能擁有如此完善的配置。
郭家坪!
這裡是獨立團自行火炮營選定的多個炮擊陣地之一。
此刻,在郭家坪的一片開闊田野上,24輛八三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整齊列陣,隨時待命。
距離它們不到800米的位置,12輛2s7型自行榴彈炮也已進入發射狀態。
在無人機提供的坐標引導下,所有火炮的射擊參數早已完成校準。
隻等一聲令下,便可傾瀉如雨。
“營長,命令到了,讓我們對目標開火!”
營長方天瑞精神一振,立刻拿起對講機高聲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