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隻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何日軍一開炮,對方就能迅速鎖定炮位,並在極短時間內展開反擊。
至於那設備具體是什麼,又基於何種原理,他們並不清楚。
所以隻能采用這種廣撒網、快轉移的方式,避免被敵方鎖定。
“轟——”
一門92式步兵炮轟然開火,炮彈呼嘯著飛向大峪口關前沿陣地。
“快轉移,馬上!”
炮擊剛一完成,一名軍曹立刻指揮炮組成員推著火炮迅速轉移。
他們動作迅速,幾名日軍齊心協力,將炮架推離原位。
動作必須快,稍有遲緩,敵方的反擊炮彈便會如暴雨般傾瀉而下,將他們連人帶炮一同吞沒。
此次日軍主要使用的是機動性強的92式步兵炮和41式山炮。
大峪口關前哨陣地由孫德勝率領的機械化一營負責防守,而張大彪指揮的坦克一營則隱蔽於關口內部。
他們如同潛伏的猛獸,隻等關鍵時刻出擊,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鬼子開始炮擊了,所有人立刻進入掩體,動作要快!”
日軍剛剛開火,機械化一連連長立刻大聲命令。
隨著他話音落下,一枚枚炮彈接連砸在陣地上。
“轟隆隆——”
爆炸聲此起彼伏,火光與煙塵騰空而起,夾雜著飛濺的碎石泥土。
“集中全營迫擊炮,對敵方炮兵實施反擊!”
在營指揮所內,孫德勝果斷下令。
此時日軍的主力火力尚未出動,重炮營和火箭炮營暫不輕動,以作威懾。
麵對日軍的92式步兵炮和41式山炮,用迫擊炮足以應對。
他們營的火力支援連中,就有式120毫米重型迫擊炮,最大射程可達7.7公裡,遠超日軍41式山炮的6.3公裡射程。
82毫米和12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完全具備壓製敵方火力的能力。
很快,迫擊炮連與其他連隊的火力迅速集結,對日軍炮兵陣地展開猛烈還擊。
由於獨立團的通信設備已普及至班排層級,他們也摸索出了一套高效的戰術:兵力分散,火力集中。
這套戰術簡單易懂,卻極為實用。
畢竟以如今的通訊技術來說,實現兵力分散、火力集中的戰術並不困難。
在迫擊炮連統一的指揮調度下,數十門迫擊炮開始有條不紊地對日軍展開壓製性反擊。
雙方的炮兵火力對拚逐漸變得激烈起來。
但迫擊炮連占據高地,不僅視野開闊、射速快,機動性也更勝一籌。
因此,這場炮戰剛一打響,日軍的炮兵火力點就明顯落在了下風。
第36師團師團長正吾雄大佐見狀臉色驟變,氣得鼻孔冒煙,怒不可遏地命令道:“傳令224聯隊,立即發起進攻!”
日軍一開始就投入了一個聯隊規模的兵力。
黑壓壓的日軍士兵端著步槍,朝大峪口關前沿陣地發起如潮水般的攻勢。
數千人的衝鋒隊伍確實頗為壯觀,氣勢逼人。
日軍的進攻節奏掌握得極好,隊形分散,步伐穩健,行動異常謹慎。
他們不再像以往那樣一上來就玩命衝鋒。
顯然他們已經吃一塹、長一智了。
如果麵對的是國軍或者其他八路軍部隊,他們根本不需要這麼小心翼翼。
在炮火掩護下,直接發起猛攻即可。
畢竟不是哪支部隊都像獨立團這般擁有如此密集猛烈的火力網。
“殺給給——!”
當日軍接近前沿陣地約五百米時,進攻勢頭便受到了阻礙。
“轟!轟!轟!”
喜歡抗戰:時空倒爺,老李要欣賞櫻花請大家收藏:()抗戰:時空倒爺,老李要欣賞櫻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