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雲龍看來,人民就是軍隊的根基,保護好百姓,也就是在守護捌陸軍自己。
他們這支隊伍從誕生之初,就是為了守護群眾而存在的。
為了國家、為了和平,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老百姓受到傷害。
不過他也意識到,如果隻是被動地守在村子裡,對己方來說並不十分有利。
玲瓏主動請纓,提出可以帶兩個小隊前去曰軍駐地附近偵察一下。
他覺得現在最要緊的是弄清楚敵人到底有多少兵力。
雖然情報人員已經報告說大約有十幾萬曰軍,但作為指揮官的他們,畢竟沒有親自核實過。
因此,李雲龍也希望親自去實地看一看,到底曰軍是個什麼狀況。
於是,他向政委們提出請求,希望批準他們前往十裡河一帶探查敵情。
那一帶他以前曾戰鬥過,地形熟悉,由他帶隊比其他人更合適。
政委們聽了他的理由,覺得也言之有理。
李雲龍此行不僅能帶回一手資料,對後續的戰術分析也有幫助。
最終他們同意讓李雲龍帶隊前往十裡河,但也叮囑他務必小心行事,千萬不能被曰軍的探照燈發現,否則就會暴露位置,陷入被動。
這些提醒也是基於他們豐富的作戰經驗提出的。
李雲龍自然明白,小鬼子的探照燈可不是開玩笑的,亮度極高,一旦被照到幾乎無處可藏。
於是,李雲龍帶著兩個精挑細選的小分隊出發了。
他知道這次任務不能大張旗鼓,所以隻帶了少數人。
人多了反而容易暴露目標。
他挑選的都是隊伍裡的精銳,每個人都配備了上好的裝備,即便遇到突發情況,也能靈活應對、迅速撤離。
他自己也做了充分準備,除了必要的補給,還帶上了一把衝鋒槍,以便在關鍵時刻下達指令、指揮作戰。
在另一邊,曰軍也正緊鑼密鼓地加固陣地。
他們清楚,如果防禦不夠堅固,一旦捌陸軍發動襲擊,防線很容易就會被攻破。
因此他們一方麵安排人手修築防禦工事,另一方麵也派出了大量兵力駐守。
目前的陣地位置並不理想,所以曰軍行事格外謹慎。
他們在關鍵點布置了重機槍陣地,就是為了防止捌陸軍偷襲。
萬一他們把指揮部設在這裡,而防禦不力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因此,曰軍在防禦部署上做了嚴密安排,設置了兩道防線。
第一道是巡邏防線,將士兵分成十幾組,每組十幾人,組成巡邏隊,在周圍不斷巡查。
這不僅能隨時掌握周邊村莊的動態,也有助於儘快熟悉地形。
曰軍指揮官認為,必須儘快摸清周圍環境。
他們現在身處捌陸軍的地盤,對方的遊擊隊顯然對地形更為熟悉。
如果不儘快掌握主動,將來作戰時必然會陷入被動。
因此,他們對陣地周邊的防禦非常重視,不敢有絲毫鬆懈。
即便是背後的一條河——十裡河,他們也不敢掉以輕心。
那裡曾是捌陸軍多次戰鬥過的地方,誰知道會不會有埋伏?
所以,曰軍並沒有因為背後有河而放鬆警惕。
他們知道,捌陸軍向來機智靈活,誰也說不準下一步會從哪裡出現。
在這樣一個關鍵節點,他們必須保持高度戒備,絕不能給敵人可乘之機。
因此,他也額外安排了幾隊人馬駐守在河岸附近。
這樣一來,一旦發現捌陸軍的蹤跡,就能迅速做出反應,組織火力進行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