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他抱怨個沒完,正因如此,回到營地時才格外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成果。
把魚放進水桶後,看著它們自在遊動,高明生心裡踏實又歡喜。
張嫂聽見動靜走過來,一眼瞅見桶裡撲騰的魚,頓時眉開眼笑:
“誰這麼厲害,抓了這麼多?趕緊找個地方挖個池子養起來。”
“現在正是魚產卵的時候,要是沒個好環境,魚卵全得壞掉。”
高明生一聽魚要下崽,反倒更高興了:
“那咱們還能吃上魚子醬呢!聽說這玩意在國外金貴得很。”
“也讓同誌們嘗嘗稀罕物。”
張嫂聽了直搖頭,上下打量著他:“你聽過‘涸澤而漁’這故事沒有?”
高明生一臉茫然地搖搖頭,旁邊的李清河卻笑了。
這故事講的就是不能隻顧眼前,得為長遠打算。
他拄著拐杖往前走了幾步,笑著對高明生說:
“連這都不知道還想吃魚子醬?趕緊聽張嫂的,去挖個魚塘。”
“等這些魚安安穩穩地產了卵,往後吃的魚多的是。
彆在這兒耍貧嘴了,到時候管你吃飽。”
高明生念書不多,對這些事自然摸不著頭腦。
可一聽往後能多賺些錢,心裡頭也悄悄打起了算盤。
“眼下過日子都緊巴巴的,誰還顧得上將來那點事兒?”
“你們年輕人想的東西,我是真搞不明白。
罷了罷了,小王、小李,帶幾個人拿上工具,去挖個魚塘。”
“張嫂你過來瞧瞧,看我們弄的行不行?”
說完他站起身,身後的幾個戰士和張嫂也跟著往外走。
“既然這樣,今兒晚上就先不動葷了,等張嫂把魚塘整好了再說。”
“不然那些魚籽白白糟蹋了,以後可都是碗裡的鮮味兒。”
大家散了,各自忙活去了。
李雲龍轉頭對老劉說:
“今晚好歹宰條小魚,給李清河補補身子,這孩子現在可是病號。”
“可不能讓他餓著。”
“怎麼做隨你,做什麼他就吃什麼。”
老劉點點頭,人一走淨,營地又恢複了安靜。
不過最近炊事班添了兩隻家禽,夥食有了底,大夥兒心裡都踏實了不少。
高明生領著幾個兵,跟著張嫂到了田裡。
這片地勢低窪,常年積水,本地老鄉早年種過水稻,也零星養過些水貨。
他肩上挎著工兵鏟,帶著人走到張嫂指的地方。
“這塊原先種稻子,可泥鰍和小龍蝦鬨得厲害,莊稼長不好。”
“這些東西個頭不大,攪得人心煩,成群結隊地鑽洞打眼。”
“乾脆改成魚塘,正好讓它們當魚食,廢物變寶。”
這地方背風向水,確實適合養魚。
張嫂順手從田埂上拔了幾根乾稻草,邊走邊每隔幾步插一根,轉了一圈,魚塘的輪廓就出來了。
她站在邊上瞅了瞅,滿意地點點頭,對高明生說:
“地界我劃好了,你們照著這個範圍挖就行。”
“深度到膝蓋差不多,我去洗衣裳,你們手腳麻利點,弄完了來喊我。”
高明生掃了一眼那片地,嘴角微微一揚,露出一絲不屑。
他們這些當兵的,挖坑掘壕是家常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