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有個中年婦女忽然眼睛一亮,指著李雲龍喊了出來:
“哎喲!你不是狼山那邊的李雲龍連長嗎?”
這話一出,大夥兒頓時熱鬨起來。
“你們真認識我?”李雲龍有些意外。
“咋不認識!你們可是咱們這一帶出了名的隊伍啊!”
“你邊上這位,是不是叫李參謀?”
“你們打鬼子的事兒,我們可都聽了不少呢!”
“既然來了,哪能就這麼走人,今兒說什麼也得留下吃飯,咱們好好款待你們!”
還沒等兩人回過神,一群人已經簇擁著他們往村裡走。
推辭不過,加上天色漸晚,兩人隻好應了下來。
等李清河把摩托車停穩,一行人便進了水生村。
大家直接把他們帶到村長家,村長連忙吩咐人趕緊準備飯菜。
“哎呀,同誌啊,真是難得啊,捌陸軍能來我們這小村子做客,是我們的福氣!”
村長激動地握著兩人的手,不停搖晃,隨後請他們坐下。
李清河環顧四周,見沒人盯著,便開口問道:
“村長,我想打聽一下,去綠都城該怎麼走?”
村長一聽就笑了。
“哈哈,我就猜你們是迷路了吧?”
兩人聽了都是一怔。
“您怎麼知道我們是走岔了?”
李清河急忙追問。
“嗐,前前後後有不少人都是走錯了道才拐進來的。
一聽你們說是找綠都城,我心裡就有數了。”
村長慢悠悠地說完,又補充道:
“對了,這麼多人誤打誤撞進來,那曰本人有沒有也來過這兒?”
“曰本人?沒影兒的事。
咱們這地方,隻來過些過路的百姓,從沒見過鬼子兵。”
“那您最近有沒有聽見曰軍的卡車聲?”
村長眯著眼想了一會兒,還是搖頭。
“通往綠都城就兩條道。
一條就是咱們村這邊,現在被水淹得差不多成了澤國;另一條遠得很,不過有條近路能抄,走那條小道半天就能到。”
“那大路呢?”李清河追問道。
“走大路的話,少說得走上一天。”
“平時我們聽到的動靜,大多是老百姓開的小車。
不管是走遠路還是抄近道,都會經過咱們村邊那條土路。
可你說的曰本軍車,確實沒聽過動靜。”
這話讓李清河心頭一沉。
“怪了……要是曰軍最近才進駐綠都城,按理說也是頭一回走這兩條線路,來來回回這麼多車輛,總該有人走偏了吧?”
“可偏偏沒人見過他們來過這裡。”
“那就說明——他們根本就沒走這兩條路。”
想到這兒,他自己都嚇了一跳。
“你們既然來了,今晚就安心住下,吃頓熱乎飯,明兒再趕路也不遲。”
“你們先坐會兒,我去灶上看看菜做得咋樣了。”
說完,村長便起身走了。
李雲龍一直留意著李清河神色不對,湊過來低聲問:
“清河,你剛才心事重重的,是不是想到啥了?”
“嗯,我覺得……第二條路,咱們不用去了。”
李雲龍一愣:“啥?你是說,乾脆彆走那條道了?”
“對,不去了。”
“為啥啊?怕再走錯?”
李清河歎了口氣:“你說對了一半。
我不是怕走錯,我是確定——那條路本身就是錯的。”
李清河見李雲龍一臉困惑,便開口給他分析了一番。
“剛才村長不是提了嘛,來這兒的全都是迷路的遊客,這說明什麼?”
“這些遊客原本的目的地,肯定都是綠都城。”
“而且村長也說了,不管是大路還是小道,隻要經過水生村,車子路過時都會發出聲響,村裡人不可能聽不到。”
“可他明確講過,從沒聽過貨車的聲音。
也就是說,曰軍壓根就沒走這條路去綠都城。”
聽完這番話,李雲龍猛地一驚。
“哎喲!那他們沒走這兩條道,還能打哪兒過呢?”
“狼山那邊的路線也能排除,要是往那邊去,必然得穿過長安街。”
“我昨兒晚上買水的時候特意問了老板娘,她說根本沒見過貨車進過那條街。”
“這麼說,他們另有通道。”
李清河沉聲說道。
正說著,村長推門進來,招呼他們出去吃飯。
“走吧,先填飽肚子,一天都沒正經吃東西了,乾糧也沒動一口,彆想那麼多,飯總得吃。”
當晚,兩人受到了格外熱情的款待。
和村民們熱熱鬨鬨地玩到深夜才回屋休息。
因為睡得太晚,第二天醒來已是快中午的事了。
兩人趕緊收拾行裝,向村長辭行,準備啟程離開水生村。
鄉親們一直送到村口。
“你們可得保重啊!早點把那些曰軍趕出去!”
“放心吧,等太平那天,我們一定再回來看看大家。”
幾句道彆後,兩人發動車子,緩緩駛離村莊。
“接下來去哪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雲龍一邊調整坐姿一邊問。
“回長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