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氣喘籲籲地跑到車前,一屁股坐下。
“累死我了!今天總算逛夠本了,說實話,你們這長安街還真不賴,雖然比不上綠都城熱鬨,但也挺有味道。”
“是啊,看你這行李堆的,差得不多了。”李雲龍在一旁嘀咕。
“啥?李連長剛才說什麼?”
“啊沒什麼!”李清河趕緊插話,“快把東西搬上來,咱們準備回狼山。”
“行!”
小石手腳麻利地把一堆物件塞進吉普後備箱。
突然他想起什麼:“對了,那輛貨車……還用開回去嗎?”
“當然得開回去!”李清河肯定地說,“那是咱們拚來的物資,有了它以後行動方便多了,不能丟。”
李清河把車緩緩開到林子邊緣,李雲龍跳下車,鑽進樹林深處,不一會兒就把那輛曰軍的貨車開了出來。
“小石,你想坐哪輛車?”
李清河扭頭問。
“當然是跟你一塊兒!”
“行,那就這麼定了。”
於是李清河在前頭領路,吉普車大燈的光線切開夜色,李雲龍則開著那輛剛繳獲的貨車,緊隨其後。
小石靠在座位上,沒多久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走了兩個多時辰,一行人終於回到了狼山。
車子剛拐進村口,耳邊忽然傳來咿咿呀呀的唱腔聲。
“咦?怎麼這會兒有唱戲的?”
李清河心裡嘀咕了一句,也沒多想,徑直把車開回駐地。
李雲龍也把貨車停在吉普旁邊,熄了火。
“你聽見了嗎?這戲是從哪兒來的?”
“嗯,我也納悶呢。
先去找政委問問情況吧。”
李清河輕輕推醒了還在打盹的小石。
三人一路往劉玉祥政委住處走,敲了好一陣門,卻沒人應答。
正巧張嫂端著盆衣服從屋裡出來,晾曬在院中的繩子上。
“張嫂,政委在嗎?”李清河上前問道。
“哎喲,你們幾個啥時候回來的?我還以為都出去了呢!”
“剛辦完事回來,從長安街那邊趕回來的。”
“政委啊,帶著大夥兒聽戲去了!今晚上有人來村裡搭台子唱戲,大家夥兒都去湊熱鬨了。”
“啊?聽戲去了?”
“可不是嘛,就在村東頭那塊空地上。”她抬手指了指方向。
“怪不得一進村就聽見鑼鼓響。”李雲龍恍然道。
“要不咱們也去看看?”
“你們去吧,我真扛不住了,眼皮直打架。”小石揉著眼睛,哈欠連天。
“成,那你先回去睡,我和李連長過去瞧瞧。”
說完,兩人便分了手。
李清河和李雲龍沿著土路向東走,遠遠就看見燈火通明的一片空地,台子已經搭好,台上人影晃動,水袖翻飛,台下坐滿了戰士和鄉親們。
“人還真不少。”
“是啊,平日裡哪有機會看這個,也就逢年過節才熱鬨一回。”
“瞧,政委坐在最前頭呢,咱們過去吧。”
兩人撥開人群,走到前排。
“政委!”
“哦?你們回來啦!”劉玉祥轉過頭,笑著招手,“快來快來,這兒正好空著兩個位置。”
兩人坐下後,政委低聲問:“事兒辦得順利嗎?”
“都處理妥了,順帶還搞到了鬼子一輛貨車,現在停在咱駐地,挨著我的吉普。”
“喲?還有這收獲?”政委眼睛一亮,“這下可好了,以後搞行動能用上它,偽裝起來也方便。”說著自己先樂了起來。
李清河剛想繼續彙報細節,卻被政委擺手打斷。
“噓——彆的事明天再說。
今兒晚上嘛,就安心陪我聽完這出戲。”
李清河笑了笑:“沒想到您還挺喜歡聽這個。”
“哈哈哈,算是老習慣了吧。
人一上年紀,就愛聽點慢板、西皮二黃,解乏。
今兒這場確實不錯,字正腔圓。”
“我咋聽著跟念經似的?”李雲龍撓頭。
“哈哈,你還年輕,耳朵裡裝的都是槍炮聲。
等你到了我這把年紀,就知道這調門兒裡的滋味了。”
頓了頓,李清河又問:“這些人是怎麼請來的?咱們這兒平時也不興這個。”
“是這麼回事,”政委說道,“狼山這邊青壯少,老人多,整天在家閒著也不是辦法。
我就跟上級提了一嘴,能不能找些文藝隊伍來走一遭。
正好我也挺久沒聽了,上級就給安排了這批人過來。”
“原來如此。”
“彆說,這唱功還真有兩下子。”李雲龍難得點頭。
“喲,李連長還能聽出門道來?”
“嘿嘿,聽得懂聽不懂是一回事,反正聽著順耳。”
“行了,彆扯遠了,今兒晚上就好好坐著,陪我把這出《穆桂英掛帥》看完。”
兩人便安下心來,陪著政委一直看到散場。
戲終人散時,劉玉祥站起身,拍了拍褲子上的灰:“唱得真地道。
你們倆也早點歇著吧,明兒個還有任務交代。”
不一會兒,劉玉祥政委便走進了屋子。
“找我們有事?”
“具體也沒說清,估計得明天才曉得。
這會兒天都黑透了,先歇著吧。”
兩人便各自回房安頓下來。
喜歡抗戰:時空倒爺,老李要欣賞櫻花請大家收藏:()抗戰:時空倒爺,老李要欣賞櫻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