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家變成兩個之後,常恒仿佛一夜之間長大了許多,變得更加成熟穩重了。對這個時代有了更深的思考。曾經那個隻知道讀書、玩耍的少年,如今除了在書桌前刻苦攻讀,在軍營中堅持鍛煉身體外,還開始走進田間,學習種地。
常恒的母親總是對他說:“孩子啊,隻要年成好,土地是不會辜負每一個辛勤勞作的人的。”每當聽到這話,常恒都會默默點頭,可內心卻對此並不完全讚同。
他見過太多次,那些不事生產的食利者,憑借著手中的權勢,輕而易舉地奪走了農民們辛苦勞作的成果。即便風調雨順,年成大好,農民們能真正留在手中的糧食又有多少呢?這個疑問,如同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常恒的心間。
時光流轉,轉眼到了六月。此時的麥子漸漸成熟,金黃的麥浪在微風中翻滾,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散發著誘人的麥香。
大人們在田間忙碌地搶收著麥子,他們與六月多變的天氣賽跑,隻為能儘快將成熟的麥子收回家中。在大人們忙碌過後,麥田裡還殘留著一些零散的麥穗,而這時,村子裡的小孩子們便迎來了屬於他們的“快樂時光”。
往年,佃戶和長工家的孩子們通常會去自家租種的地裡撿麥穗。但今年,常家的麥田對村裡所有的孩子都開放了,這個消息一傳開,孩子們既新奇又興奮,一個個都盼望著能早點去麥田裡撿麥穗。
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灑在麥田上,麥穗們像是被賦予了生命一般,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薄紗,閃爍著誘人的光芒。
常恒和小夥伴們背著大大的籃子,早早地來到了田野。有些身高比較矮的小孩子,因為籃子太大,走路時還會被磕絆摔倒,但他們很快就爬起來,拍掉身上的塵土,繼續朝著麥田跑去,眼神中滿是對撿麥穗的期待。
前麵的大人們緊張地搶收著麥子,常恒這些小朋友則跟在他們身後,仔細地拾揀零星散落在地上的麥穗。
撿麥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麥茬比較高,一不小心就會被劃傷,但這些小小的困難絲毫阻擋不了孩子們的熱情。
常恒學著哥哥姐姐們的樣子,彎著腰,眼睛在麥茬間仔細搜尋,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每當找到一根麥穗,他就像發現了一顆珍珠,小心翼翼地把它撿起來,放進籃子裡。
那輕飄飄的麥穗拿在手中,常恒心裡想著,要積攢多少才能夠做成一個餅子啊!
在最近幾年開辟成的梯田裡,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如同陣陣春風,此起彼伏。他們像一群快樂的小鳥,在濕潤蓬鬆的麥地中穿梭嬉戲,儘情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
有的孩子眼睛尖,撿到了特彆大的麥穗,興奮得如同發現了寶藏一般,高高地舉起來向同伴們炫耀。
畢竟都是孩子,玩性比較大,田裡的螞蚱和蝴蝶總是吸引著他們的目光。孩子們追逐著這些小生物,跑著跑著,籃子裡的麥穗就掉了出來。但他們也不在意,依然玩得不亦樂乎。
那些能克製自己的哥哥姐姐們,在這幾天都會撿到滿滿當當一籃子麥穗,而像常恒這種好動的孩子,能撿半籃子麥穗都算好的了。
在搶收的這幾天裡,也有一些孩子不小心摔倒在麥茬上,弄得滿身是土,手上也出血了。但他們卻毫不在意,反而笑得更加燦爛,還向小夥伴炫耀自己的“硬氣”。那純真的笑容,如同田野裡盛開的野花,讓人感到無比的溫暖和欣慰。
常恒和他的小夥伴們彼此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鼓勵,並沒有出現爭搶霸淩的橋段。
當有人撿到了特彆大的麥穗時,大家會一起為他歡呼;當有人摔倒時,其他人會趕緊跑過去將他扶起,拍拍他身上的塵土,關切地詢問是否受傷。
這種純粹的快樂,是在後世裡無法體驗到的,它源自於勞動的滿足,源自於孩子們內心深處的善良和友愛。
在撿麥穗的空隙時間,孩子們還能聽到大人們各種各樣的故事。有的故事關於鬼神,講述著神秘莫測的靈異事件;有的故事關於土匪,描繪著他們的凶狠與俠義。
大人們還會不厭其煩地講述糧食的重要性,講到他們小時候撿完麥穗回去後,他們的母親會用這些糧食給他們做一個白麵饃。每當講到這裡,大人們都會停頓一下,眼神中滿是懷念,然後說那白麵饃是多麼好吃多麼好吃。
常恒聽著這些故事,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什麼時候種地的人可以每天吃上白麵饃呢?這個目標任重而道遠。
在這個時代,撿麥穗不是一種遊戲,也不是父母對節約糧食的實地教學,而是在饑餓和物質匱乏下改善夥食的機會。每一根麥穗,都承載著孩子們對美食的渴望,對生活的期待。
常恒跟在村裡哥哥姐姐的後麵,撿了好幾天,也攢下來不少麥穗。在最後一天結束後,常恒把自己的收獲送給了李家小妹妹。
李家是常家的佃戶,家裡孩子很多,生活十分困苦。李家小妹妹頭發枯黃,卻特彆喜歡跟著常恒轉,她是個很可愛的孩子。當常恒把麥穗遞給她時,小妹妹眼中閃爍著驚喜和感動的光芒,不停地說著謝謝,那純真的模樣讓常恒心裡暖暖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麥子搶收完之後,翻地就成了接下來生產活動的主流。在休息不去學堂軍營的兩天,天還沒亮,常恒就會被媽媽喊起來。清晨的空氣帶著絲絲涼意,常恒揉著惺忪的睡眼,跟著媽媽來到田間,幫家裡翻地的丁爺爺牽牛。
丁爺爺是個經驗豐富的老農,布滿皺紋的臉上總是掛著和藹的笑容。
牽牛可不是一件簡單的活,牛有時候會很調皮,在耕地的時候它是不會沿著田埂走的。它會很隨心所欲的走,它帶著的犁也會歪歪扭扭的。常恒在丁爺爺的指導下,慢慢掌握了牽牛的技巧。他牽著牛,牛帶動著犁,丁爺爺扶著犁把手。看著腳下一壟一壟翻過來的土地,常恒感覺很有成就感。丁爺爺一邊乾活,一邊給常恒講著種地的知識,從什麼時候播種最合適,到如何施肥、灌溉,每一個細節都講得十分詳細。
常恒認真地聽著,還不時地提出自己的疑問。在翻地的過程中,常恒也會扶著犁的把手,學著丁爺爺的樣子,嘗試著翻上幾壟地。雖然他的力氣還小,翻出的地壟扭扭歪歪,但他卻不氣餒,一次又一次地努力著。汗水順著他的額頭滴落,打濕了他的衣衫,可他卻渾然不覺,眼中隻有那片需要翻耕的土地。
太陽漸漸升高,陽光變得愈發強烈,曬得人皮膚發燙。常恒和丁爺爺在田間勞作了一上午,累得腰酸背痛。但看著那一片被翻好的土地,常恒的心中卻充滿了成就感。這是他第一次如此深入地參與到種地的過程中,也讓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農民的辛苦和不易。
回到家後,常恒的母親早已準備好了飯菜。雖然隻是簡單的粗茶淡飯,但常恒卻吃得格外香甜。
他想起了在田間聽到的那些故事,想起了大人們對白麵饃的渴望,也想起了自己送給李家小妹妹的麥穗。這些經曆,讓他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要改變現狀的決心。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隻要有時間,常恒就會跟著丁爺爺學習翻地。
喜歡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請大家收藏:()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