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的清晨,總是在一聲聲清脆的雞啼聲中緩緩蘇醒過來。這聲音如同報曉的晨鐘,劃破了黎明前的寂靜,喚醒了沉睡中的人們。
當第一縷晨光穿透稀薄的霧氣,如輕紗般灑在黃土地上時,王秀娥早已在灶間忙碌起來。她熟練地從灶膛裡取出一把乾透的麥秸,輕輕放入陶灶中。隨著麥秸的燃燒,火星子劈裡啪啦地濺起,仿佛夜空中綻放的煙花,瞬間將整個灶間照亮。
火光映照著土牆上貼著的灶王爺畫像,使得那畫像在忽明忽暗的光影中顯得有些神秘。王秀娥看著這一幕,心中湧起一股對生活的敬畏之情。
鍋裡的玉米糝子正在咕嘟咕嘟地冒著泡,與切碎的苦苣菜相互交融,散發出一股獨特的香氣。這香氣中既有玉米的清甜,又有苦苣菜的微苦,還夾雜著些許土腥氣,它們在熱氣的蒸騰下,彌漫在整個窯洞裡,讓人聞之頓覺饑腸轆轆。
““他爹,該起啦。”王秀娥輕聲呼喚著還在炕上打盹的丈夫周大柱,聲音溫柔而又堅定。
周大柱正沉浸在美夢中,突然被這一推,一個激靈從炕上坐了起來。他睡眼惺忪,有些茫然地看著四周,身上的粗布短衫已經很破舊了,上麵打著層層補丁,後腰處還沾著去年秋天收割時留下的草屑。
他一邊揉著眼睛,一邊慢慢適應著清晨的光線。窗外的天色剛剛泛起魚肚白,隔壁窯洞傳來李家媳婦紡線的吱呀聲,那聲音在寂靜的早晨顯得格外清晰,仿佛在催促著新的一天的開始。
王秀娥站起身來,走到院角的轆轤井邊。她熟練地拿起柳木瓢,從井裡舀起一瓢清涼的井水。井水的溫度很低,冰冷的觸感讓她不禁打了個寒顫,但這也讓她徹底驅散了困意。
她抬起頭,望向遠處的塬坡。幾棵老榆樹孤零零地立在那裡,光禿禿的樹枝上掛著去年未落的枯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自從去年遭遇大旱,地裡的收成銳減了大半,連這些老樹都顯得無精打采,仿佛失去了生機。
王秀娥深深地歎了口氣,心中暗自祈禱著今年能夠有一個好收成。她默默地吃完了那頓簡單的早飯,周大柱則迅速地扛起鋤頭,準備出門去田裡乾活。
在出門之前,周大柱回過頭來,關切地叮囑道:“晌午就彆等我回來吃飯啦,地裡的麥種得趕緊補種才行。”王秀娥連忙應了一聲,表示知道了。
她站在門口,目送著丈夫的身影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那蜿蜒曲折的黃土小道上。突然間,一陣狂風席卷而來,裹挾著細細的沙塵,如同一股黃色的旋風般掠過了院場。王秀娥見狀,急忙將晾在院子裡的粗布收進了窯洞,以免被這漫天的塵土弄臟。
當太陽漸漸升高,到達頭頂正上方時,王秀娥挎起竹籃,邁著輕快的步伐,朝著村口的老井走去。一路上,她感受著陽光的溫暖,心情也略微舒暢了一些。
然而,當她來到井台邊時,卻發現這裡早已聚集了不少人。張家嬸子正站在人群中間,滿臉愁容地跟鄰居們抱怨著:“這保長又來催捐啦,說是要修什麼公路呢!可咱們這窮鄉僻壤的,哪用得著那洋玩意兒啊?”
旁邊的婦人深深地歎了口氣,滿臉憂愁地說道:“可不是嘛,這年月,稅捐簡直比地裡的草還要瘋長啊!”王秀娥靜靜地站在一旁,聽著婦人的抱怨,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沉重的愁緒。
這些年來,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的,全家人的生活開銷全靠那幾畝貧瘠的田地。如今,不僅要應對生活的壓力,還要麵對不斷增加的稅捐,這讓王秀娥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和無助。
她默默地提著水桶,緩緩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思緒如亂麻般纏繞。一路上,她不斷地思考著如何才能度過這個難關,讓一家人不至於挨餓受凍。
就在這時,打水回家的王秀娥突然看到了放學回家的兒子栓柱。孩子背著那個用碎布拚湊而成的書包,小小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單薄。他的小臉被太陽曬得黝黑,卻洋溢著純真的笑容。
“娘!”栓柱老遠就看到了母親,興奮地跑過來,“先生今天教了我‘中華民國’四個字呢!”說著,他迫不及待地在地上用樹枝比劃起來,一筆一劃都顯得那麼認真。
看著兒子那充滿求知欲的模樣,王秀娥心中的憂愁頓時消散了一些。自從村裡辦了學堂,栓柱每天都會把在學校裡學到的新鮮事講給她聽,這也成了她生活中的一絲慰藉。
她蹲下身子,溫柔地摸了摸栓柱的頭,微笑著說:“好兒子,你要好好念書,將來咱家的日子肯定會好過些的。”
傍晚時分,夕陽的餘暉如輕紗般灑落在大地上,給這個小村莊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周大柱拖著沉重而疲憊的身子緩緩地走回家中。他的褲腿上沾滿了泥點,仿佛是在泥濘中跋涉了許久,但他的手中卻緊緊攥著幾株嫩綠的野菜,那是他清晨在窪地裡發現的,雖然不多,卻也能為今晚的餐桌增添一道菜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秀娥一見到丈夫回來,趕忙迎上前去,接過他手中的野菜。她迅速將野菜洗淨,然後用鹽水簡單地拌了一下,接著又把早上剩下的玉米餅放在鍋裡熱了熱。不一會兒,一頓簡單而樸素的晚餐便準備好了。
一家人圍坐在炕桌前,雖然飯菜並不豐盛,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和幸福的笑容。他們一邊吃著晚飯,一邊談論著一天的瑣事,其樂融融。
吃過晚飯,周大柱從口袋裡掏出他那已經有些年頭的煙袋鍋,裝上煙絲,然後吧嗒吧嗒地抽起了旱煙。煙霧在昏暗的窯洞裡彌漫開來,形成了一層薄薄的霧靄。
周大柱皺起眉頭,憂心忡忡地說:“聽隔壁村的人說,東邊鬨起了什麼‘馬家軍’,到處抓壯丁呢。這世道真是不太平啊!”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憂慮和無奈。
王秀娥的心裡猛地一緊,她手中正攥著針線,聽到丈夫的話後,手不自覺地微微發抖。她抬起頭,目光落在丈夫的臉上,輕聲說道:“那可咋辦呢?栓柱還小,可不能讓他去當兵啊!”
周大柱歎了口氣,無奈地說:“兵荒馬亂的,咱們也顧不上那麼多了。隻能先把栓柱藏起來,等這陣風頭過了再說。”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兒子的擔憂和對現實的無奈。
王秀娥微微頷首,表示理解,但內心卻充滿了無儘的憂慮。栓柱可是她的心頭寶貝啊!如果他真的被那些惡名昭彰的兵痞抓走了,她簡直不知道該如何繼續生活下去。
夜晚漸深,塬上的狂風愈發猛烈,呼嘯著拍打著那糊著麻紙的窗欞,仿佛要將這脆弱的窗戶衝破。王秀娥靜靜地躺在炕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遠處不時傳來陣陣狼嚎,那聲音在寂靜的黑夜中顯得格外淒厲,讓人毛骨悚然。
她的思緒如潮水般湧上心頭,白天保長說的那些話在她耳畔回響,栓柱眼中對外麵世界的熱切渴望也在她眼前不斷浮現。她又想起了周大柱那日益佝僂的背脊,那是生活重壓下的痕跡,也是歲月無情的見證。
在這片無儘的黑暗中,王秀娥默默地抹去眼角的淚水,心中默默祈禱著。她隻希望當明天的太陽升起時,能給這片黃土塬帶來一絲新的希望,哪怕隻是那麼一點點,也足以讓她堅持下去。
月光如水,灑在隴縣的溝壑之間,照亮了無數像王秀娥家這樣的窯洞。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人們靠著那點微薄的收成,在軍閥混戰、天災人禍的夾縫中艱難求生。他們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深深地埋藏在腳下這片厚重的黃土之中,期待著有朝一日,這些種子能夠生根發芽,綻放出屬於他們的幸福之花。
這隻是一個中上家庭的煩惱,其他家庭的生活比這難百倍。
喜歡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請大家收藏:()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